孩子还小背诵大量古诗文,很多是机械记忆反复强化的结果,八九成不解其义。有益吗?可行吗?
2022-08-14
2 阅读
咱们先统一一个认知吧,机械僵硬地背诵古文,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有限,但学习我们的历史知识,了解我们的传统国学精髓肯定是有绝对意义的,这个观点咱们都不反对吧?
那么背诵古文诗词,其实也是学习国学经典的内容之一,是学习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内容。
同时,也就是说,让孩子背诵古文诗词的同时,还需要给孩子补习足够量级的历史文化知识,不能只是简单僵硬地背诵。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七步诗》,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背诵《七步诗》就是背诗,我也知道煮豆燃豆萁的大概故事,却不知道故事的全部内容和背景。
而当我儿子学习了《七步诗》的时候,最起码,我问他曹植是谁,曹丕是谁,他们的父亲是谁的时候,孩子都能准确作答,当然,孩子也有答的不对的地方,例如回答曹丕是大哥,这个时候,我再给孩子纠正,曹丕和曹植的大哥都是曹昂,但很早就战死了……如此一来,最起码,在背诵古文诗词的时候,孩子对于《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名著也产生兴趣了,那么这首诗背的就不算是没意义的了。
换言之,诗词古文,背一背没有坏处,就当是强化记忆力训练也是有好处的,而如果同时可以加强国学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传输就可以更到位地提升学习效果。
僵硬地背诵行为,之所以给人感觉无效,还是因为配套设施没能跟上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