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没有国企?

2022-08-14
13 阅读

这个问题有那么一点点尴尬,作为一个不一样的“另类”国家,美国人家里面到底有没有国企呢?

很多人第一感觉肯定会认为没有,例如:美国人连发行货币的单位美联储都是私人的、美国人连监狱都承包给了私人,哪还会有什么国企呢?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美国人家里面也是有国企的。

不过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也没有关系到美国的所谓国计民生的大计。

美国人家里面只有两家企业属于传统的国企范畴,不过都是靠补贴活着、亏本那是相当的严重。

国企这个东西我们肯定是不会陌生的了,我父母那一辈的时候:好像所有的企业都是广义的国企了。

不管是吃的、用的、玩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那时候好像都是国营的。

以前能够进个工厂、进个商店,乃至于随便进个什么单位,在我们那里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公家人。

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国企的定义,什么是国企呢?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

至于国企好不好、国企的缺点在哪里等等问题,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我们今天就不分析这个事情了,我们还是抱着:自己的事情少说、少评论,多讲一点老美的事情也许会更好一点。

美国建国的过程我说了无数次了,今天就不细说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美国真正地成为一个传统意义是哪个的国家是在:1787年的费城立宪会议上谈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

费城立宪会议的时候就对美国这个国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定义了,例如:三权分立、州和联邦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个人,州,联邦的权力具体划分等等。

其实当时最早独立的十三个州的代表们最害怕一件事情的发生:联邦的权力过大从而导致出现——联邦无限制的侵占各州以及个人的权益的问题。

于是乎,美国人搞出了一套无比复杂的制衡模式,说到底还是害怕联邦的权力越来越大的问题。

于是就变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是极其有限的,另外还受到了国会、最高法院的相互制衡,所以国企这个东西在美国几乎没有任何土壤了。

美国的整个社会就像是一场篮球比赛一样,每个队伍都是一个公司,大家互相竞争、互相淘汰等等。

美国联邦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就是制定一些规则以及监控这些规则的执行。

可是制定规则的功能又被国会给拿走了,所以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又进一步给分散了。

美国宪法的意思很明确:美国联邦是裁判,这样一来裁判就不能参加任何比赛了。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联邦的权力非常之小,甚至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建立起来。

美国联邦大概只有三个权力:对外军事权、外交权以及制定一些商业规则和法律。

不过美国内部实行的又是三权分立模式、各州和联邦互相独立的模式。

这样一来的话,美国联邦的权力就更小了,各州有各州的法律、联邦内部还有互相制衡等等。

说句良心话,在美国别说联邦搞出很多国有企业了,甚至连自己能不能开门办公都说不定,例如:经常出现联邦的预算没有被国会通过,导致联邦直接关门的现象。

说了这么多只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在美国想搞出所谓的国有企业的话,简直比登天还要难上好多倍了。

美国邮政集团标志不过美国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国有企业呢?

不好意思了,美国还是有两家国有企业的,一个是客运铁路系统Amtrak;另外一个就是美国邮政系统。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邮政系统的那些事儿。

美国邮政系统之所以是国有企业,这是由美国宪法明确规定的。

美国宪法在规定国会权限时,提到了“设立邮政局及延造驿路”,这成为美国邮政的国有凭证。

邮政署是美国独立之后第二个成立的政府部门,仅比国务院迟了那么一丢丢。

美国开国先贤们这么规定也是有道理的,当时美国属于是地大、人少、运输业极度不发达的状态。

试想一下,在这样一种现状之下,哪个私人愿意干邮政行业呢?

这绝对是一件亏本的买卖了。

不过后来随着美国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崛起、人口的不断增多——邮政服务也就越来越重要了,业务量也就越来越大了。

可是却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邮政属于政府部门,效率就开始低下起来、工作开始懈怠起来,问题开始越来越多了。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邮政的问题引发了全美的大讨论。

由于邮政办事惯有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导致很多地方不断出现邮件丢失现象,例如:1967年,芝加哥邮局被发现累计积压和丢失的邮件,超过一千万封,引起了巨大的公愤。

后来大家熟悉的尼克松总统力推邮政变革,经过长达三年的听证、辩论、抗议以及各种扯皮。

最终在1970年的时候邮政变革才推出,结果就是:美国邮政署被撤销,邮政署长也被踢出了内阁。

不过美国邮政后来虽然进行了公司制的改革,但是总体上还是属于美国的国企,每年还是可以拿到很多补贴的。

现如今美国邮政的投递效率或许不高,不过网点遍布,价格超级便宜——每年都是亏本赚吆喝。

举个例子:2017财年,美国邮政公司总收入是696.94亿美元,其成本是724.36亿美元,账面亏损27.42亿美元。

不过美国联邦却给了180亿美元的各种补贴,所以日子也还可以。

美国邮政员工抗议邮政私有化现在美国邮政拥有64万名员工,包括家属在一起的话估计关系到了好几百万人的生活了。

虽然后来的很多美国总统都提过将美国邮政给完全私人化,不过一直也没有成功。

其实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是,万一把美国邮政给撤了,这几百万人岂不是要把美国联邦给撕碎了;二是,宪法当年就是这么规定的:邮政国有。

这就是说——美国邮政有一个超级厉害的护身符在身上。

未来美国邮政到底是一直国有,还是变成私有,估计还要博弈很久、很久了。

说完了美国国有企业——美国邮政的事情以后,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第二家国有企业客运铁路系统Amtrak是咋来的呢?

要想知道客运铁路系统Amtrak企业是怎么来的,就不得不提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事件了。

1929年的时候,美国爆发了巨大的金融危机——经济大萧条出现了。

其实这次危机爆发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资本无限的扩张、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放贷、产能过剩、外加上虚假的股市繁荣等等问题造成的。

没办法,当时的美国联邦以及所有的领导们都坚定的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运作,应该让资本家自由的发挥。

可是由于制度不健全、由于资本的无限逐利性导致爆发了经济大萧条。

罗斯福上台以后实行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

其实罗斯福上来之后搞的就是:国家干预市场的那一套,因为当时国家再不干预的话,美国的整个经济就要完全崩溃了。

既然国家干预了经济,那么肯定有很多项目、很多基建都是国家出面去投资了。

罗斯福新政里面就有大基建计划:其中要开建20万个工程、兴建基础设施;修建1万个机场,大兴航空业;修建了一系列的铁路设施等等。

不过二战爆发以后,美国变成了参战国的物资供应商了,这种产能过剩造成的危机也就自然而然地解除了,例如:美国人参战以前就是德国、日本的主要供货商和武器供应商。

经济大萧条结束以后,美国的国家资本也就相继退出了所有的市场了——没办法,宪法是这么规定的,另外群众也不允许。

可是有一个行业没有私人资本愿意接手,这玩意那是一点都不赚钱、谁接手,谁亏本。

这个行业就是:美国人的铁路客运业了。

这个业务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投资特别的大,很多人都知道建铁路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没有几百亿、上千亿的投资是没啥效果的。

按道理说:投资大如果回报率高也行,投资越大、赚得越多,大家也是愿意干的。

不好意思了,在美国铁路客运几乎就没有任何市场、如果谁要是干这行估计得亏死。

美国人几乎人人都有汽车,短途交通往往都是用自家的汽车搞定了。

另外美国人的机场数量、机场密度那是世界之最了,长途交通的话美国人往往直接就坐飞机出行了。

铁路客运目前在美国成为了一个鸡肋了,完全不是汽车和飞机的对手——铁路平时主要的功能也就是运输一些货物而已。

这也就是说:铁路货运还有点市场,铁路客运基本会亏死。

顺便说一句:我们家的铁路客运好像盈利能力也不是很强。

一个投资无比绝大,可是回报率又极小甚至是必然会亏本的行业——私人那是肯定不愿意干的了。

可是这玩意没有还又不行,于是乎也就只有被美国政府接手成为国企了。

美国民众有一种长期的思维惯性认为:只要是国企那么效率一定低、管理一定不咋地、各种问题一定非常多等等。

另外美国民众最害怕的就是政府做大做强剥夺了自己的权益,所以也不会允许国企的大量存在的。

话说回来,美国群众的超强“战斗力”那是世界闻名的,联邦政府根本就不敢惹。

不过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美国企业把触角伸向了全世界,也导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美国的国家决策会被商业利益集团所左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人喜欢制裁别国,可是美国的公司往往在被制裁国有着大量的业务往来以及丰厚的利润。

这样一来,很多美国的私人公司就不愿意按照美国联邦的决策办事了。

最后我想说,美国人一贯认为国企不靠谱,这一点跟我们的区别是非常之巨大的。

当然了,国情不同、思想不同、模式不同,两者之间也不能做简单的比较了。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