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可能用天鲲号将黄河的淤泥排到两岸,这样既肥沃了沿岸,又解决了地上悬河的危险,甚至有可能实现通航?
你绝对想不到,每年有16亿吨泥沙卷入黄河,黄河入海口处平均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的新增陆地。
然而这16亿吨泥沙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领土面积的增加,而是黄河中游河段的重重危机。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作为我国第二大河,它由西向东,流经9个省份,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最终于渤海汇聚。
可是你们知道么,正是这条“母亲河”,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的灾害之一。
每年有16亿吨泥沙卷入黄河,其中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的河床中。
日积月累下,黄河水位不断抬高,使河床慢慢高出了河堤之外的平原。
河水全靠人工大堤约束,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悬河”。
河床最高的位置在河南省开封地段,河面宽8000米,河堤高度大约15米,此处河床的高度超出开封市区地平面7—8米,最高处达到了10米以上,并且河床还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增高。
想要降低黄河水位,最主要的是清理河床下厚厚的泥沙。
那么,如果用天鲲号挖泥船将黄河的泥沙排出去,是不是可以解决地上悬河的危险?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天鲲号”是什么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被誉为“造岛神器”,主要任务是吹沙填海、港口疏浚、挖掘淤泥沙土等。
从技术指标上来看,天鲲号长140米,宽28米,最大挖掘深度达到了35米,除了淤泥之外,天鲲号的绞刀可以轻松的粉碎水下岩石等坚硬物体,并将海沙混合物以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效率,轻松的排放到15公里以外的地方。
从天鲲号各种优秀的技术指标上来看,用它来清理黄河的淤泥,貌似没有问题,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用天鲲号清理黄河淤泥,能不能解决地上悬河的危险?
在我看来,即便天鲲号能力出众,但仅依靠它想要解决黄河地上悬河的危险,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一、黄河航运能力差,天鲲号无法在黄河中行驶虽然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但它与长江的水量相差了20倍左右。
所以,黄河缺水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主要原因就是南北降雨量差距大。
黄河缺水,意味着它的航运能力非常弱,黄河的平均深度只有2.5米,浅的的地方甚至才1.2—1.3米左右,在黄河上行驶的船只,基本不会超过500吨以上。
反观天鲲号,它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7000吨,吃水深度达到了6.5米。
对于黄河航道来说,天鲲号就是一艘庞然大物,想要在黄河内航行是一件不现实的事,说不定刚进入黄河就搁浅了。
第二、黄河内的泥沙数量庞大,超出了天鲲号的能力范围历史上最早修建黄河河堤的记录,是从春秋中期开始,一直到了明代,黄河下游两岸的河堤基本完成。
这就说明,黄河沉积的泥沙导致水位提高,不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是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在增加。
河床下面沉积着多少淤泥,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把河底的淤泥全部挖完,只需要挖一部分,让地上悬河段的水位降至水平面以下即可。
但要知道的是,黄河每年有4亿吨泥沙堆积在河床上,天鲲号每小时可清理6000立方米泥沙,考虑到泥沙的含水量大,我们假设一立方米泥沙重2吨,那么天鲲号一年365天不间断的工作,才能清理1.05亿吨泥沙。
这意味着,今年的4亿吨泥沙还没清理干净,第二天又从上游冲下来新的一批泥沙。
或许有人会说,可以多增加几艘天鲲号这样的挖泥船,以此来增加工作效率。
天鲲号可不是市场的大白菜,说要多少就给多少了,从开工建造到正式投入使用就用了6年时间,造价上百亿,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拿出好几台。
第三、天鲲号的舞台是海洋,而不是内陆的江河湖泊建造天鲲号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帮助港口建设、海洋航道的疏浚开挖及维护、填海造陆、修建人工岛等工作,每一项的工作范围,都与海洋有关。
这里我们以天鲲号的“前辈”——天鲸号绞吸式挖泥船举例。
2015年天鲸号一口气在南海弄了七个大型人工岛。
其中面积较大的并且建有机场的有的美济岛,渚碧岛,永暑岛。
面积较小的有南薰岛,华阳岛,东门岛,赤瓜岛。
永暑岛成为了我国在南沙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可以起降大型战略运输机,有力保障了我国南海领土安全。
天鲲号,就是我国以天鲸号为基础,建造的更大、更先进、工作效率更高的“造岛巨兽”。
可以这么说,只有海洋,才是天鲲号这类大型绞吸式挖泥船施展拳脚的舞台。
说在最后用天鲲号解决黄河的泥沙,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
先不说天鲲号能不能在黄河内航行,单是每年4亿吨泥沙,就不是天鲲号可以独立解决的。
清理黄河的淤泥,不是靠一两艘大型挖泥船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
无论是挖掘泥沙也好,还是加高黄河两岸的堤坝,都是治标不治本。
大家都知道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上游的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种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才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另外需要说的是,我国的第一艘挖泥船,是用了4吨黄金从荷兰手里买的,价格昂贵不说,技术都已经是过时的。
在2006年之前,我国的绝大部分挖泥船均是从国外进口,西方只卖设备,不卖技术,价格离谱。
现如今,我国自主研制、自主设计的各种大型挖泥船共30多艘,其中就包括“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天鲲号。
用这样的国之重器去清理黄河淤泥,岂不是“杀鸡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