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病因是什么?冠心病能治好吗?

2023-02-23
45 阅读

冠心病,就是痰浊阻滞,从而引起痰淤互结、心气不通的表现。

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体内不可避免地容易生成和积累痰湿。

痰浊阻滞,时间长了就会有热象了。

这就是痰浊郁久化热。

说白了,就是痰湿把心脏“糊”住了。

这时候就得化痰、清热。

痰瘀消了,痰热没了,冠心病自然得解。

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体内不可避免地容易生成和积累痰湿。

有一次,我接诊了位患者,他患冠心病5年多了。

刻诊,可见患者体态丰腴,舌红,苔黄而厚腻,脉象沉滑而弦数。

整个人肢体酸重、不想动,口苦口黏,食欲不好,吃多了想吐,心情也比较烦躁。

胃部偶尔感觉胀胀的。

这显然是痰湿之体的表现。

痰浊在体内时间长了会化热、上扰心胸。

痰浊阻滞在体内,上扰于心,就会阻滞心阳,使得心气心血郁滞不通,痰瘀互结,这就引起了胸闷、心痛等症状。

加上患者的舌苔厚腻,恶心欲呕、四肢困重。

这也是典型的有痰湿壅滞的表现。

我给他开下一方:太子参,丹参,桃仁,瓜蒌,制半夏,炙远志,小麦,香附,赤芍,白芍,炙甘草,炒陈皮,枳壳,朱砂、茯神,首乌藤,谷芽。

患者用了半个月,肢体酸重、不想动的情况没有了。

食欲也提升了不少。

又用了将近一个月,心情都好转了不少,胸前通畅了不少,诸症皆平。

方子里头,瓜蒌、半夏、远志,用于涤痰开结,主要负责解决痰湿阻滞的问题。

丹参、桃仁、赤芍、白芍,则用于养血活血,解决血行不畅的问题。

太子参、香附、陈皮、枳壳,用于补气理气,解决痰淤互结以后,气机不畅的问题。

最后,以首乌藤、茯神、小麦来安神助眠,以谷芽开胃口,促消化,增进脾胃对诸药的消磨运化。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