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本向善,但随着成长遇事遇人无奈感觉好人未有好报,往后是否应该善良?
2022-08-14
2 阅读
是否应该要善良,这个问题,只会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要善良。
不问缘由,不设前提,不计后果,要善良。
善良,是一种选择,不是条件。
从来就没有一项选择会告诉我们可以选择不善良。
小佛像“凡夫为果,菩萨畏因”“成长遇事遇人无奈感觉好人未有好报”这是果,善良是因。
一个人若是为了得到好报,才选择善良,那还是善良么?
种善因,结善果,可从来没人告诉我们,这个善果会回报在自己身上。
若心存这种期待,那失望是必然的。
即使不为自己,也要善良,做善事,存善念,愿意就去做,这是因。
至于后果,无需去考虑,即使考虑了,也无法改变,徒增烦恼而已。
拾瓶子的老人这样说,或许有点儿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个人喝了水,将瓶子随手丢在路边,这是因;有个老人捡垃圾,拾到这个瓶子拿去换了钱,这是果。
那个人是为了让老人捡瓶子拿去换钱,才选择将瓶子丢在路边的么?
但结果就是瓶子变成了钱,或许恰好凑够了老人的晚餐,可以让他填饱肚子。
扔瓶子的人就是种了善因。
当然这只是个抽象的比喻,不完全正确,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人们根本无法预料自己所做的事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但要尽力去做善事,即使不会回报在自己的身上。
反过来说,若一个“好人”做善事就是为了“好报”,这样的人也是“好人”吗?
再者说,“好人”做的一定是“好事”么?
好与坏的标准是由谁来界定的?
不是不分是非,只是未知全貌,不了解真 相,谁又知道究竟谁好谁坏呢?
痕迹《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善行无辙迹。
”善良本身就是毫无痕迹的,不求结果,不求回报。
愿每个人都心存善念,择善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