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些人家喜欢泡毒蛇酒,毒蛇需不需要去掉内脏再泡酒?为什么?

2022-08-15
3 阅读

2019年,黑龙江一男子为了给儿子治病,买了三条毒蛇来泡酒。

一年过后,他看酒缸里的酒少了些,打算再添些进去。

可就在他打开酒盖的那一瞬间,三只毒蛇立刻睁开双眼,全部“复活”,其中一条还窜了出来,冲他的手咬了一口,幸好及时送去医院救治,才捡回一条命。

2001年,广西一位村民将捕捉到的眼镜蛇放入了酒中,准备泡制传说中“治病强身”的蛇酒,但是在一年后,村民开盖喝酒时被瓶中暴起的眼镜蛇咬伤脖子,最终不治身亡。

无独有偶,2013年,黑龙江的一位妇女也从网上购买了一条毒蛇用于泡酒,结果在一次倒酒时,被“复活”的毒蛇咬伤了右手,幸好就医及时,咬伤的也不是要害部位,所以捡回了一条命。

民间热衷泡酒,有强身健体之说。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人都喜欢自己泡酒喝,在白酒里面加一些药材,就成了药酒,这样一方面成本较低,缓解了自己对酒的馋念,另外一方面,还能强身健体。

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老人,很热衷于拿各种东西来泡酒,滋补类的药酒,比如人参和鹿茸就比较常见。

还有一些果酒,比如荔枝、橄榄等。

还有人专爱泡毒酒,比如蜈蚣、蝎子、毒蛇等。

不少人对泡酒的研究乐此不疲。

其中咱们就以泡毒蛇酒为例,毒蛇泡酒有生浸和熟浸之分。

生浸,顾名思义,就是拿一条活蛇清洗干净后,直接塞进药酒里泡制。

熟浸法就是把蛇弄不活后,清洗内脏,去除蛇胆,蒸熟泡酒。

或者,有的人会把处理后的蛇清洗干净,盘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晒干后,把这圈盘着的蛇干拿去泡酒,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

我记得以前自己的爷爷和爸爸都用的这种方式来泡酒,这样也会更安全一点。

喝下这种蛇酒,有哪些危害?

1.违法违规的风险首先,很多野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拿它们来泡酒有违法的风险。

如蛇酒等活物泡酒,一经发现就等同于杀害野生动物,是要受到相应的处罚的,因而违法的事情害人害己,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泡蛇酒。

2.被毒蛇咬伤泡蛇酒如处理不当,里边的毒蛇就会暴起,在开盖时对人发起攻击。

如果真是剧毒的蛇,如眼镜蛇等,不能及时抢救会危及性命,就算捡回一条命也留下后遗症和挥之不去的阴影。

蛇酒变毒酒蛇酒变毒酒是常态,因为蛇体内的毒在白酒里是无法分解的,喝下酒相当于变相把蛇毒喝入身体。

类似于眼镜蛇、蝮蛇、银环蛇等,只要少量蛇毒残留就能取人性命了。

其次,本身喝高度烈酒会对人脾脏有危害,如果又在蛇酒加入其它药材,可能会让这坛酒毒上加毒。

用蛇泡酒的方式一般有三种:①.干制泡发:这种方法是把蛇宰杀清理干净后,然后用高度酒进行浸泡,一般药店里售卖的都是这种方式,饮用起来是相对安全的。

②.活蛇宰杀后浸泡:这种方式是把活蛇宰杀以后,用高度酒清洗干净,然后放入酒中浸泡,这样的泡出来的酒肯定不会出现蛇暴起伤人的情况。

③.最危险的活蛇泡酒:这种方式是把活蛇直接放入酒坛中浸泡,因为蛇属于冷血动物它会随着周边环境和温度的变化而选择是否休眠,因此这种方式泡酒出现的危险是最大,也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泡酒方式。

喝用蛇泡的酒,如果泡制的时间不够,酒精的浓度不够,以及蛇的处理方式不对,那么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所以用蛇泡酒是需要谨慎的。

般泡酒都是选用毒蛇,是因为毒蛇里面的毒液是最关键的,蛇毒是一种活性蛋白酶,一般在酒精浓度40度以上就会失去活性,变得对人体无害。

不但不会使人中毒,还可以让毒液溶解在酒中。

每一种毒蛇的毒液都有不同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毒蛇都一样。

但是不管如何,炮制蛇酒最好是将毒蛇的内脏取出,将身体洗干净之后,再放入到白酒中,同时加上一些党参枸杞之类的药材,可去除蛇的腥味。

这样毒蛇才不至于滋生腐败,产生细菌。

如果不去内脏,即使放入白酒,蛇肚子里的内脏仍然容易产生腐败细菌,对人体是不易的。

所以炮制蛇酒最好是去除内脏,这样才会更加安全卫生。

除了“活泡蛇酒”外,一种是“死蛇泡酒”,遇到比较适合泡酒的毒蛇,而蛇已经死亡或者即将死亡,这种情况下就最好去掉内脏,只留蛇胆,洗干净后切成小段一起泡入高度白酒中。

还有一种就是“干蛇泡酒”,可以购买风干后的毒蛇,把它盘成圆圈后放入高度白酒中浸泡。

毒蛇酒根据个人需求和用途不同,可以是纯蛇酒,也可以加入其它中药材一起泡,泡制的时间要在三个月以上,并且要密封性好。

没有经验和不懂药理的人最好不要乱泡乱用,毕竟毒蛇有毒,无论是外用还是内服,都要慎之又慎!野外遇见蛇不要打,这是因为大部分蛇并没有主动攻击性,许多蛇攻击都是感觉到自身受到威胁才发起攻击的,只要你让蛇感觉到你无危险性,那你就是安全的,其实蛇的胆子挺小的,我们时常听说“打草惊蛇”,其实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蛇就会迅速感觉到,自然就会逃之夭夭了,与蛇正面相遇想办法避开,民间说法是,蛇是一种很记仇的动物,如果打蛇不死,日后它还会回来报复,甚至会引荐其他蛇友光临。

听听很瘆人,毕竟明枪易躲暗蛇难防啊,以后没完没了了么不是?

实际上,蛇类高度近视,蛇的诸多行为如探路、爬行、捕猎等,主要借助蛇信子来完成。

蛇信子很多骚操作,可感受附近气味、热量和红外线。

就蛇那破眼神,它连男女都看不清楚,怎么能记住是谁打了它?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