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到很远地方赴任都有什么凭据?如果有人伪造委任状和冒充官员怎么办?

2022-08-15
3 阅读

古代可是没有现代的照相和水印技术,也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有些穷乡僻壤的官员一辈子都不能见到皇上一面,再说古代皇帝大部分日常都在皇宫之内办公,也很少涉足民间,只有很少数不守规矩的皇帝才悄悄跑出来寻花问柳,乾隆皇帝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位,所以民间也就有乾隆三下江南的民间传奇。

古代官员的任命手续和文书需要通过吏部完成,然后才通过驿站的形式一层一层地向下传达,非主要品阶的官员无须皇上御批,如县令一级的官员,能见到吏部的头头就已经觉得很有脸面了。

领到授官的印信之后,这些官员就会跋山涉水的去走马上任了,在上升的路上自然也会一级一级的去拜访自己的上级官员。

古代也有不少官员在上任的路上出现意外的,也有冒名顶替的事情出现,不过一般百姓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因为那时的百姓目不识丁的很多,只有读过书的秀才、落榜的考生才会遇到合适的机会,心生歹念。

当然,也有土匪杀人越货以后,前去当官的,明朝的时期就有一位,结果被投奔来的儿子识破。

民国时期已经有了照相技术的前提下,也有发生冒充官员的的事情,电影《让子弹飞一会》那位冒充镇长的葛大爷,就演得出神入化。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