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上广深生活有多难,真的有很多发展机会吗?
毕业的时候,捧着热乎乎的Offer,拖着大箱子来到北上广深,以为这里会因为自己变得不一样一点,事实证明,只是因为你变得更拥挤了一点。
晚年的海明威写到“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有幸在巴黎生活过,那么在你接下来的人生中,这段经历都会伴随你,巴黎就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 北上广深就不一样了,不论你是回国的留学生,还是从二三四五线奔赴而来,这里就是涌动的巨浪,一巴掌把你拍在岸上。
北上广深以痛“锤”我,我只能报之以呵呵。
01 来北上深实习之后, 每天都是一锤又一锤坐标上海行业:会计实习薪资: 150(日薪)爸妈每月补贴: 3000以上(每月)问:让你最想离开上海的是什么时候?
答:坐地铁的时候。
在上海实习的第28天,只确定了一件事,《穿Prada的女魔头》绝对是骗人的。
踩着High heels穿成下面这样去坐上海地铁2号线,出不了世纪大道站就要被挤到形变。
幻想一天一杯星巴克+打车=实习工资基本没了。
终于知道朋友圈里的学长学姐为什么只放吃喝玩乐同事聚会的状态了。
谁能想到实习的我每天都背着双肩包,每天在地铁里进行2次全身沪式按摩、不敢点太贵的盒饭、早出晚归像个逃难的。
每天早上喷了心爱的香奶奶N19或者Jo Malone鼠尾草海盐出门,到最后下车只能闻见自己身上去不掉的人肉味,和江南梅雨天特有的潮湿气息。
但地铁放弃了我,我却没有放弃地铁,因为它便宜,还不会堵车。
坐标深圳行业:互联网实习薪资: 4000(月薪)爸妈每月补贴:0-1000(每月)“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深圳人的第一天。
”在叫得上名字的一家大厂,利益相关,匿(怂)了。
男生其实没有那么多要用钱的地方(特别实习这两个月和女朋友异地)早中午晚都有公司餐,所以实习工资如果自己的话也还够用。
*图片来源:网络除了租房。
但为了能学到东西,我还是决定试一下,毕竟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没有停。
实习2个月时间,我从一个人租一个单间,变成和 3个男生、一对情侣合租五室一厅。
其中2个都是其他兄弟大厂的程序员。
处女座的男生表示这是最抓狂的地方,有一天在公司加班到10点下班回家,看见放在门口堆叠的3个桶装方便面,真的不想待了。
坐标北京行业: 新媒体实习薪资: 120(日薪)爸妈每月补贴: 3000左右(每月)我拎包来实习的第一天,就做好了艰苦奋战的准备,毕竟就是2个月,还有父母支持,也不会多惨。
实习给我的迎面一锤,是我发现身边的新媒体老师,各个妆容精致,人手Mac+AirPods标配,身上Gucci gucci prada prada,大落地窗外帝都标志性的“大裤衩”就在眼前飘扬。
……他们今天是要开年会吗?
真不是我拜金,只是后悔自己穿得像个房产销售怎么就来报道了。
第二锤在于我发现这群新媒体弄潮儿,玩得了梗,开的了车,做的了图,hold得住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甲方,竟然还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的。
原本以为自己是专业里实习最不错的,是被遗漏的邱森汪(chosen one),结果你连平均线都没达到。
02 为什么我还是劝你倒贴来实习?之前采访了多位北上广深的实习生,倒贴也要来北京的原因:未来转正后想留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拥有更好的实习经历,帮助未来找到更好的公司逃离家乡和父母的唠叨没有尝试过,不甘心一毕业就回到小城市为什么我建议你哪怕倒贴也要来北上深(包括发展很快的一线城市)实习?
首先是客观原因:很多新一线城市都在崛起,但我的建议是找实习,看你感兴趣的行业在哪里发展的最好,然后去申请那里的实习,大概率新兴产业都在一线城市超前发展。
二线城市及以下的985/211,很多赢了排名,输了就业。
本专业在本地可以找到的实习名额相对少,职位类型偏传统。
很多二线城市哪怕放下身段欢迎大学生来落户,吸纳就业的能力却没有跟上来。
同样是学财经的学生,你在南京、或者长沙、和你在北上找到的实习,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看看每年毕业季的时候来你学校开宣讲会的企业数量和级别就明白了。
@林琳个人经历情况,帝都,某国内券商投行总部,实习期无工资,还赶上地铁调价,每天来回十元地铁票自己解决,但中午管饭,伙食还挺好,出差也有补贴,总体来说不亏本。
重点在于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对于一直在学校学课本的同学来说能接触到很多实践应用方面的工作,虽然多数时候也是打打杂,写写资料,但用心的话还是能总结出挺多干货。
其次是在北上广深,每一个人的被动成长速度也会更快,在这里接受的事物变化和信息密度,相当于二三线城市起码一年,有一种“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错觉。
大多数北漂、沪漂、深漂都经历者“压缩式成长”,用最短的时间、以最大的横截面、接住最大、最新的信息量。
因此来北上深实习,你能获得的视野、接触到的项目都能让你拔节式的成长。
心理学上讲“隧道视野效应”,当一个人在狭长的隧道当中时,他看到的视野就只有特别小的一段,他就会误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他看到的这一块巴掌大的地方。
最后是心理因素,这条适合一些不确定自己方向的同学。
我曾经在后台收到一个女孩的留言,女孩在留学回家后就回家了,家里的环境舒适,但一刀切式的选择却让她陷入自我怀疑中。
北上深永远成了白月光,很长时间都会让人遗憾、怀疑自己。
而一些二/三线城市标榜“宜居”吸引应届生,但宜居是剥离了高房价、低工资等一切外部条件后的真空状态,如果你不是真正下定决心要毕业后就回家,在北上深实习也许会帮你看清想要的生活。
北上深三座城,哪里最适合你去实习?
03 北上, 谁站C位?一线城市的争夺赛,比爱豆出道还要激烈。
万年不变的上位圈也暗流涌动,广州和杭州为了TOP4争夺不休,北上深也有变成“深上北”的苗头。
上海:留学生翻牌最多金融行业的扛把子上海是留学生最爱的城市。
当前,上海金融业从业人员已超37万,远高于深圳16万左右。
就是这样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还只是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近3%,对比香港、新加坡5%,纽约、伦敦10%、25%的从业人员占比,显然还缺人啊!2018年9月发布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4),上海综合竞争力排名第5位,相较去年,上海上升1位(剧透一下深圳排名第12位,相比去年上升了6位)。
而且现在,上海将金融科技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对于想要转型的同学来说提供了不错的平台。
北京:咖位不可撼动《2019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在各大城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前四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
其中,北京这一比例高达85%,上海达80%,深圳和杭州分别是68%和60%。
帝都一直被挑战,从未被超越。
图片来源:BOSS直聘研究院毕竟,你要的全拿走,剩下的北京都有。
互联网扎堆,百度、360、小米、京东、美团、知乎、优酷、爱奇艺、今日头条、微软中国、36氪的总部都在这里,阿里、腾讯、网易在北京也有办公室。
咨询如麦肯锡、BCG等咨询公司的总部,金融如各种国字头的银行和中信建投、中金等投行券商都在这里云集。
哪怕是新媒体,北京一个朝阳区的新媒体从业者可能都比其他城市一个市的都多...04 来了深圳, 就是深圳人!毕业生:嘴上说爱北上,身体却很诚实...在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20强中,广东和北京占了一半。
深圳,作为广东的C位,C中之C,深圳企业正在大力地招揽来自于全国的人才。
在九校联盟毕业生Top 10去向企业当中,以华为、腾讯、网易、中兴等公司为代表的广东企业雇佣了大批来自于一流院校的毕业生。
其中,北京大学有21.94%的毕业生流向广东,17.95%流向深圳。
深圳特产——大把头部企业任你选。
不得不夸深圳南山区,贡献了多少GDP,孵化了多少高新科技企业。
当美国贸易战疯狂封锁中兴、华为、大疆,被网友调侃“这不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而是美国与深圳的贸易战”。
10年前,深圳只有平安集团一家世界500强企业;2019年,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已增至7家——平安、华为、正威国际、招商银行、恒大、万科、腾讯,每一家都是校招的大热门。
除此之外,很多国内外的名企都在深圳有办公室:深圳阿里中心;百度国际总部;苹果深圳研发中心;高通深圳创新中心;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南方总部;IBM全球采购中心;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沃尔玛中国总部;UPS亚太航空转运中心……身处大湾区, 地理位置优越“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空间载体,力求打造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而深圳作为“九市二区”中的能力担当,以一己之力扛起科技创新、经济体量等各项数据,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论抢人, 没有一线城市能抢过深圳除了自身条件优越,深圳也积极拥抱毕业生。
为了能吸引大学生来深圳,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工作方案的通知》。
深圳的租房补贴,本科1.5w、研究生2.5w,一次性发放你们造吗?
(租房补贴领取方法+指南后台回复【北上深】领走)有人说,深圳没有朋友。
也有人说,深圳最容易交朋友。
深圳什么菜都有,最好吃的却是快餐;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地域歧视什么的不存在。
开放友好的氛围吸了不少90/95粉。
被锤是真的,机遇与成长也是真的。
来到北上深实习,苦逼与牛逼本来就是硬币的两面。
05 被锤的我们, 如何把苦逼变牛逼在找实习的时候,看过别人写的实习经历。
怎么一到自己就好像关闭了滤镜的原片,全是缺点?
如何让实习有意义?
保持好奇心,不做工具人实习多数时候都是杂活,是正式员工工作的边角料。
像前面那位在国内券商投行总部实习的同学,多数时候也是打打杂,写写资料。
保持好奇心,就是无论工作有多么琐碎,一天有多忙多累,都对商业运作的逻辑、上级决定的深意充满求知欲。
实习生≠工具人。
上级给了你A,ta真的想要的就是A吗,做任何一件杂事之前想一想“ta为什么让我做这件事?
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 你做事情的方法和结果都会大有不同。
比如组长让你写一篇软文,你就要去想背后的目的是做品牌的PR,还是为了强调和竞品的差异性、或者卖货。
再比如Senior让你去跟另一个部门的人沟通要一份上年度境外市场的销售数据,人说没有你就也这样回复领导,不好奇要的具体是什么数据、为什么没有数据、缺少这个数据会有什么影响,光抱怨自己做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杂活,不过是你没看到技术,只看到了杂。
我们经常说某个实习生很机灵,其实就在于ta对本质更好奇,解决本质问题,向前一步看,才可以避免做一个没有感情的打杂机器。
能转正,一定要争取就像互联网行业很多公司会给实习生转正机会,实习99%的目的是为未来找到更好的全职工作,那么如果有心仪公司的实习带着转正机会招手,相信谁都舍不得拒绝。
但是不要错过任何校招信息,很多公司承诺转正最后却找各种理由拒绝转正,这种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了。
每年也有很多人因此错过秋招。
图片来源:网络再说万一有更好的机会呢?
让你的实习完美进入简历最后说一点现功利的,毕竟不以求职为目的的实习不是耍流氓就真佛系。
实习之后如何让这段经历完美进入你的简历 ?
我的建议,记“实习日记”。
对于你做的实习,有关键数字的,把关键数字记下来;涉及到管理了多少人的团队、与多少人沟通谈判,把这个人数记下来;同时,一件事的前因后果,你自己对于这份经历的想法,都可以记录下来。
最后忍不住说一句最终还是可能有人会说“你不要带节奏,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看个人” 是的啊,来北上深从来都不是答案,而是排除错误答案的方法,也是让自己增值的路径。
每天在租来的房子里,经历过2次大换乘、一次小换乘,还得骑一段美团单车才能到公司,来回折腾,如果自己也把实习当打杂,哪怕你大一到大三实习走遍北上深,最终也不过变成一个在大城市里失魂落魄的年轻人。
所以无论你选择哪里,看清目的,对年轻人而言,生活中最值得庆幸的地方就在于,总是存在很多转机。
你也不知道它具体会发生在什么时候,但只要向前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