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有什么不同?

2022-08-15
6 阅读

您好!“小产权房”是一个俗称,从法律法规角度,是不存在这个概念的。

之所以出现这么一个称呼,属于纯粹意义上的误导、蒙蔽。

乍一听带着个“产权”,好像应该属于可以合法买卖的房子。

至于是“小”还是“大”,就看怎么忽悠了。

小产权房,从大的概念上,指建在非住宅建设用地之上的住宅类房产;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指建在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商品化销售的住房。

小产权房与“大产权房”,从根本上讲的不同之处在于:小产权房属于非法房产;大产权房属于合法房产。

细分一下,主要存在如下三点区别:占用土地不同。

普通商品住房,建在国有的、用于建造商品住宅用途的土地之上。

土地是开发商通过正规的程序,经由政府出让,获取一定时期的土地使用权。

“小产权房”是建造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用于商品化销售的房产。

而我国政策法规明确规定,集体土地不得出让、不得改变使用用途,享有使用权的对象仅限于集体成员。

所以小产权房的的违法之处即在于——土地使用不合法。

为什么小产权房会相对便宜?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拿地便宜:没有、或只需要给村里支付少量土地出让金搞点利益输出。

产权性质不同。

我国不动产采取登记制度,只有国家不动产登记机关进行了不动产登记、向产权人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才能明确说明房产的产权性质。

购置普通商品房的人应该都了解,签合同、做网签、交款缴税交钥匙、拿房本,这些过程,其实都是在国家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的。

而小产权房则不是——小产权房交易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村里(或者开发商)完成的,不能做房产登记。

至于村里、甚至开发商发个房本,没有什么效力。

不能登记,意味着没有国家认可的产权。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小产权房应该叫做“无产权房”。

交易风险不同。

没有哪个开发商傻到专为村民开发房地产。

从村里弄到地之后,盖好房子一定会向社会出售,寻求利益最大化。

国家对小产权房的定性是非法,也三令五申强调非本集体成员不得占用集体土地,所以一旦购买了小产权房,属于买卖双方均有责任。

换句话说,购买了小产权房的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无非是与卖家责任大小的划分问题。

而商品住宅则无此类风险问题——谁违约谁承担责任,责任主体很明确,合规合法。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