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缓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2022-08-15
2 阅读

心率过缓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导致心率过缓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心率过缓一般没有很大的危害;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心率过缓可导致身体脏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相应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严重的心率过缓甚至可导致患者猝死。

成人的正常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低于60次每分钟称为心动过缓。

导致心率缓慢的原因很多,包括一些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因素: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下心率可低于60次/分,出现心率过缓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对人体一般没有危害,可无需处理。

2.病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心率过缓多与疾病影响心脏正常节律有关,临床上常见的可导致心动过缓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高钾血症、冠心病、心衰等。

疾病导致的心率过缓,一般比较严重,可导致躯体器官缺血,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头晕、黑朦、晕厥、乏力、胸闷、心悸等。

心率太慢影响到冠脉供血时,甚至可以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脏骤停。

患者如出现心率过缓,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如需用药,需再医师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服药。

本内容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梁宵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