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酒驾,我们提出私了要了3.5W,会被认为敲诈勒索吗?

2022-08-15
6 阅读

你这种情况,敲诈勒索不成立,但是未必没有麻烦,而且骗保是一定成立的。

一、敲诈法理上不能成立听说过“黄静案”吗?

也叫华硕维权案,法外狂徒张三,罗翔老师讲过的一个经典案例。

06年,大三学生黄静购买华硕笔记本电脑,发现CPU是ES版,(即工程样品,绝对不允许装机销售的),这是明显的以次充好,货不对板。

在进行多次谈判未果后,黄静委托代理律师提出了华硕年营业额0.05%的惩罚性赔偿,数额500万美元。

华硕报警。

警方对黄静刑事拘留,之后检察院批捕。

案子拖了一年多,最终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做出不起诉决定。

索赔500万美元,为什么不能算敲诈?

其实法外狂徒张三早就说清楚了,你吃汉堡,里面吃出了一撮头发,你要一万,要十万都不算敲诈!当然,对方给不给是另外一回事了,拒绝赔偿,咱们走法律途径,你民事诉讼,索赔十万,最终法院判你多少钱就看结果了,肯定不算敲诈,要500万也不算!可是,这头发如果是你塞进去的,回头找商家赔偿,这就是典型的敲诈,哪怕只要1000元,只要够立案,敲诈是肯定跑不掉的!同理,如果是你引诱对方喝酒,然后怂恿他开车,之后再制造交通事故以此为由索要赔偿,不管要多少钱,都算敲诈!而对方自己酒驾和你发生事故,你要多少钱都是你的自由,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是谈判。

我们换一个角度,正常交通事故,给你来个小剐蹭,你一辆普通车,要加八万六,算敲诈吗?

不算吧?

对方说滚,报警定损——走个流程,最后赔你860,完事。

如果当时对方给你八万六,事后报警,说你敲诈,能成立吗?

这是肯定不成立的。

两者区别只是在于:对方因为喝酒,失去了谈判筹码,自己承担责任。

二、敲诈在执行层面结果不好说法律是法律,执行是执行。

因为执法人员是人,是会犯错的。

甚至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也不见得是百分百到位。

前面提到的黄静案,如果所有执法人员都有极高的法律素养的话,那不会造成一年多的冤狱。

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多,包括北京的郭利案,孩子喝了毒奶粉造成严重肾结石,索赔300万,结果被定性为敲诈勒索,被判5年!因为郭利5年始终不认罪,没有获得一天减刑,直到7年后才翻案!(当时郭利年收入在200万左右,喝了毒奶粉,厂家同一赔偿2000元,而郭利当时买奶粉的钱都不止2000元)从法律层面看,郭利肯定是无罪的!可是为什么他蹲了5年冤狱?

你是否敲诈勒索,和是否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是两回事。

我前面给了明确的答案——肯定不是敲诈勒索,但是你是否会被认定,会被追责,要看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法律素养。

另外,也要看你当时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三、如何才能不被认定是敲诈勒索?

首先说,肯定不属于敲诈,哪怕你直接开口要价,哪怕你点明对方酒驾。

最多只能被认定不当得利,退还超过合理程度的,但敲诈勒索肯定不能成立。

但是,如果基层执法机构的水平不高,你会非常被动。

而且要赶上年底,破案率还没达标,那没准就拿你凑个数。

即便日后你能平反,耽误的时间是回不来的。

要避免这方面风险,要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让对方不找后账,第二,让对方即便找后账,警方也不会介入。

一、赔偿金额不宜过高:对方找后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要的赔偿金额太高了!要知道,对方告你敲诈勒索的前提是,自首,认酒驾!所以,你索赔的金额,要明显高于对方认酒驾的损失。

包括罚款2000元,12分并扣驾驶者6个月,甚至是醉酒驾驶,吊销驾照,5年不得重考加刑事处罚。

注意,刑事处罚对于公务员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会留案底,甚至影响后代。

注意,如果对方主责,这是危险驾驶罪的从重情节。

所以,如果在车损基础上多要个一两万,一般人是不会来找你鱼死网破的。

而且车损这东西,高点低点,在一两万范围内浮动,很难认定是过高。

反过来,如果你狮子大开口,要20万,即便不构成敲诈勒索,让你吃点苦头也活该,因为你心术不正。

二、赔偿金额可对应损失:你在4S店修车,4000就够了,为什么要14000?

那一万元有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

你说后备箱里有青花瓷,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别把警方当傻子,侦查员不是吃干饭的。

可以说是车辆折旧费,可以说是有人受伤,清楚地写进赔偿协议里。

新车加上一些折旧费用,于情于理都是能接受的,哪怕到法院都能得到支持。

不过法院认为,半年内是新车,可是私了的话,你说三年内是新车都没问题。

我车没出过事故,正准备卖二手车呢,现在维修成了事故车,造成贬值,索赔是合理的。

另外,人员受伤,也肯定不算敲诈,哪怕我脑袋撞个包,我就要一万,治疗费用是一方面,我疼谁能替我,索赔也是合理的,你同意就同意,不同意法院判,走流程。

警方也不会认定为敲诈。

三、流程合法:你连个赔偿协议都不签,直接3万块打卡里了,这就很难说清楚。

正常私了的和解协议书,赔偿细节都写清楚。

最重要写上,一次性支付,双方不得反悔。

如果还不放心的话,还有一招,补签一个买卖协议,这是针对折旧费的。

因事故造成车辆贬值,对方以市场价多少钱买下车辆——这里面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一些是没人会追究的。

因甲方现金不足,先行支付3万元定金。

如后续甲方不能在约定时间内支付余额,则定金不退,转化为赔偿金归乙方所有。

如规定时间内甲方支付余额,则车辆归甲方所有,买卖协议成立。

定金两个字都明白吧?

哪怕没有事故,没有酒驾,写上这两个字,交了定金,也是不退的。

这个措施不仅仅能避免所谓的敲诈勒索,还能避免不当得利的追回。

四、走保险一定会构成骗保维修走保险,走谁的保险?

对方酒驾,保险是不赔的,你帮助隐瞒酒驾的事实,属于合谋骗保!走你的保险,那么是谁的责任呢?

你的责任才能走你的保险,可是你的主责或者全责,对方的赔偿又是怎么回事?

你拿着对方给的赔偿金,走自己的保险,更是典型的骗保。

五、该不该报警?

首先说,报不报警都是你的权利,你可以选择警方介入,也可以选择私下和解,都不违法。

对方酒驾问题,相当于你是否举报。

你不是警方,没有追求他责任的权力,也没有一定要举报他的义务!有人说必须报警——这是道德绑架,如果对方公务员,因为这件事丢了工作,恨你之后报复,你不怕吗?

所以,报警不报警,没有对错之分,就是一个选择而已。

多要点钱可不可以?

可以!正常交通事故,对方误判,疏忽给你造成了损失,只需要针对你的损失进行赔偿,因为对方没有主观过错。

他也不希望这样的结果发生,你被撞了,也只能认倒霉,比如说因此受伤,你只能让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什么的,但是疼你得自己疼。

但是对方喝酒,显然是存在主观过错的,你可以主张一些惩罚性赔偿。

这就好像对方把你打了,不是赔你医药费什么的就完了,多要三五万绝不是敲诈勒索,也是在法律范畴内的和解。

构成轻伤,刑事也支持谅解协议。

有人会提出异议的是,打人,对方的危害只针对你,你有资格和解。

但是酒驾,危害的是公共安全,你没有权利代表不特定的多数人来和解。

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对方这次酒驾,直接造成损失的是当事人,和解是没问题的。

而处罚它是警方的事,当事人是没有执法权的。

还是那句话,警方不能和犯罪行为和解,但是受害者是可以的。

你坚持报警,其实是一种举报行为,这种举报行为可以值得鼓励,但是不能强制。

我举报,而且相当于是实名举报,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再加上对方提出可以高额赔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举报,这属于不留余地了,更容易被人记恨。

法律层面聊完了,最后聊聊我个人在道德层面的看法。

酒驾,我可以原谅,因为这是小过错,可以不报警,主张一些惩罚性赔偿没问题。

一样可以起到惩罚警示的作用。

而醉驾,我不主张原谅,这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儿戏,这种人就应该吊销他驾照!但是,这是我个人的态度,依然不做道德绑架。

你报警,我给你故障,你这算是为民除害了,你和解,我也理解,人非圣贤。

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他人。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