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是如何排名的?各时期十大名将都有谁?

2022-08-17
2 阅读

唐朝作为大一统盛世王朝,加上唐太宗李世民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政策,让唐朝将星云集、蕃将百出,大唐作为当时全球最强盛的国家影响力颇大,引来周边臣服,他国来朝。

即使是现在,很多外语词汇,日本、韩国、南亚等一些国家,依然有很多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唐朝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军事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而大将则是军事实力的根本,正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这个道理。

唐朝的将军分为三个部分,唐朝初年的开国名将,唐朝中期的中兴名将,以及少数民族蕃将。

唐初名将考虑到李世民自己的身份是皇帝,不然这个榜单里面唐太宗也可以排进来,文治武功唐太宗可以说是古代帝王第一人,已经无需做更多褒扬。

李靖卫国公李靖军事成就来说,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另外一半则是李靖打下来的,李世民登基之后,李靖继续带兵征战四方,稳固大唐江山。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精兵奇袭、兵团大战;陆战、水战、骑兵战;关内平原战、长江水军战、复杂山地战、高寒高原战、艰苦大漠战。

李靖的军事生涯,比历史上几乎所有名将都要丰富,并且无一败绩、真正百战百胜。

李靖还写了兵书,《卫公兵法》、《六军镜》两部军事名著可惜已经失传,现在只有一个《太宗李卫公问对》传世。

有自己完整的治军理念和体系,并且有侯君集、苏定方等人拜师学习,太宗皇帝也经常请教他,出将入相也算是人臣、得以善终,在这个级别的大将里面也算是佳话,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同时配享武庙、位列十哲。

英国公李勣、辽西郡公薛礼原名徐世勣、字懋功,被赐姓李。

早年追随李密,投身瓦岗军。

归顺唐朝之后,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大破东突厥和高丽。

徐懋功在演义小说当中,一直是以道长、军师的身份出现,实际上徐懋功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军,跟演义小说完全不同。

薛礼是太宗晚期唐朝名将,随征高句丽,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丽,击破突厥。

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认真高丽国、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一大堆历史典故都是薛仁贵的故事。

邢国公苏定方、潞国公侯君集苏定方跟李靖一样,李靖是到了中年才被重用。

苏定方则更为波折,快四十岁了才开始初露锋芒,跟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夜袭阴山一战,苏定方率领200骑兵率先攻破吉利可汗牙帐,立下大功。

高宗时期开始被重用,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将唐朝版图向西拓展到了中亚咸海、直到了波斯,东边到了朝鲜半岛南部。

侯君集早年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太宗即位之后,跟着李靖学习兵法,参与灭亡东突厥、击破吐谷浑的战争,入选凌烟阁功臣之列。

裴行俭闻喜公裴行俭裴行俭早年受教于苏定方,也是名门之后,将军文武双全,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书法家。

除了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军之外,裴行俭还擅长鉴别人才、提拔人才,发掘并提拔了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众多名将。

中兴名将王忠嗣王忠嗣父亲战死疆场,被唐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跟忠王李亨关系很亲近。

参加玉川战役,轻骑偷袭吐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北伐契丹,参加“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致使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

大败突厥叶护部落,诛杀乌苏米施可汗,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使得吐蕃两王子阵亡、吐谷浑依附大唐,反对进攻吐蕃石堡城,预言安禄山叛乱。

郭子仪汾阳君王郭子仪,临淮郡王李光弼,两位都是唐朝中兴名将,也都是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将军。

郭子仪收复河东、河北,收复两京,平定河中兵变,单骑说退回纥、击溃吐蕃,每次到了危机之时,都是郭子仪出来帮助唐庭解决困局,多次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郭子仪李晟李晟良家子出身,跟随王忠嗣讨伐吐蕃,当时被称为万人敌。

军事生涯镇守西陲、率军平定河朔三镇叛乱,泾原兵变后亲往奉天勤王,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

蕃将唐朝是当时全球最繁盛的王朝,国力、军事实力都是当时最强,周边很多部族归服,唐太宗当时也被称为“天可汗”,很多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在唐朝任职。

毕国公阿史那社尔是突厥王族出身,处罗可汗次子;凉国公契苾何力是铁勒族,本是契苾部可汗;黑齿常之百济人,后来投靠大唐;玄宗朝名将高仙芝,出身高句丽贵族;夫蒙灵察,唐朝羌族名将。

此外西平郡王哥舒翰,安西龟兹人,临淮郡王李光弼是契丹族人。

唐朝能够成为当时的盛世王朝,拥有这么多出色的大将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大将帮助唐朝开疆拓土,为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唐建立之后,有帮助唐朝守边御敌,稳固唐朝的江山。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