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40多个小时的硬座到拉萨是什么感受?

2022-08-17
4 阅读

坐40个小时的硬座还没到拉萨,你就想回家了!说说我真实的感受。

我在2019年坐的绿皮火车去拉萨,当时只有Z21这一趟火车直达,因为怕坐车时间太长,身体受不了,我买的软卧,价格1100多,即使是软卧,那感觉一次足以,至今记忆犹新,如果让我再去一次,免费也不坐了。

从北京到拉萨是晚上八点的火车,到达是在第三天的中午12点左右,历时40个小时左右。

一,第一天因为我在天津,先坐下午五点左右的高铁到北京南站,再倒地铁到北京西站,到达时六点多,车站人山人海,看看时间还早,找个地方吃了点东西,七点多开始排队进站,进入车厢安顿好,看着火车一点点启动,有一点小兴奋,离盼望已久的拉萨越来越近了。

软卧的车厢一共四个人,都是去拉萨的。

折腾了一天,有点累了,晚上洗漱完十点多就睡了。

二,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就醒了,看着窗外的景色眼前一亮,蓝天下山脉连绵起伏,和高速路上的车并肩而驰。

洗漱后去餐车吃早餐,20元一份,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吃饱喝足以后,坐在走道的椅子上一边吃吃喝喝一边看风景,感觉还不错。

中午继续在餐车上吃饭,可以吃盒饭或者套餐,也可以点餐。

下午躺在床上休息,玩手机,看平板。

一切感觉都很惬意,然,心里要有所准备了!下午2点多到达西宁站,此时海拔2100,正常人都没有什么感觉。

西宁站停靠时间较长,正好下车透透气。

从西宁站,列车就开始弥漫性供氧,这也是许多人坐火车的原因。

认为火车上有弥漫性供氧,海拔一点点上升,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可以缓解高原反应。

这一切只是你认为,当你真正坐过这趟列车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列车继续前行,海拔也在一点点升高,列车员说,会在当天夜里12点左右的时候翻越唐古拉山,海拔5000多,那时候大部分人会感觉不舒服,有不舒服的可以叫医生(列车随行有医生),这让我心里有了一丝丝担忧。

感觉火车的速度也在一点点变慢,望向窗外,临近晚上,外面也有些昏暗,用寸草不生形容一点不为过,天气完全黑下来,赶快早早爬上床,早休息保存体力。

这时候已经有人感觉不适了。

这时已经在火车上超过24小时了,即使在软卧,也是对体力的一种消耗。

晚上迷迷糊糊睡着了。

我自认为身体素质和体力都不错,半夜忽然惊醒,原因就是胸闷气短,特别的难受,就像犯心脏病一样,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头痛要吐的感觉,总之就是非常不舒服。

看了一眼表,刚好夜里12点。

这时下铺的大姐已经极度不适,脸涨的通红,车厢里已经陆续有人开始呕吐,我强忍着不敢动,迷迷糊糊又睡着了。

三,第三天。

早上五点多醒了,头痛的感觉好了很多,心情一下子变好了,赶快梳洗打扮,还有几个小时就到站了。

一看我的化妆品,管状的粉底已经气鼓鼓了,小心翼翼打开一点,好家伙,我的小心脏啊,粉底不受控制地噗噗噗往外冒,好心疼啊,就这样多半管都跑没了,强行盖上,弄得我满手都是。

所以提醒去高原的小伙伴,尽量不要带管状罐装的东西,要带盒装的东西。

梳洗打扮以后,继续去餐车吃早饭,一边吃一边欣赏风景,蓝天白云雪山都近在眼前,蓝蓝的湖水,沁人心脾的蓝,宁静的蓝,不泛一丝波澜的蓝,让人的心一下平静下来。

不愧为藏民心中的圣湖,错那湖。

吃过早餐,差不多九点的时候,忽然间心慌气短,不舒服的感觉再次袭来,可能是太兴奋的缘故,赶快躺下保存体力,闭目眼神,强忍着难受。

十点多的时候难受还是没有缓解,因为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到站了,强忍着头痛开始一点点收拾行李,动作一定要慢,防止剧烈运动。

收拾好行李开始静静地等待,中午12点列车终于缓缓进站了,下列车那一刻,也许是因为兴奋,也许是因为呼吸了新鲜空气,不舒服的感觉一下子好转了。

终于安全到达了。

这是我坐软卧40个小时的感受,如果40个小时在硬座上度过,即使不是高原反应,恐怕也受不了,也许下了车也没精神和体力玩了。

下面配几张美景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感谢大家的阅读。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