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应该如何解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即纸扎的草狗,用来祭祀就行,古代祭祀需要六畜,但是实际成本太高,因此用草狗来代替。
草狗,唯一的功能就是祭祀,祭祀完了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天地孕育万物,依据的是它自身的规律,天地没有偏见,不会有偏爱。
他只是依据规律运行。
天地间的万物都依靠自身规律而存在,当规律作用发挥完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我在股票交易中,总是用这句话来排出自己的念想,对客观分析的动摇;我这么解释,假如,一个水坝,已经出现险情了,那么如果你让大批的民众站到水坝下面,请问,能不能阻止水坝溃坝?
不是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了吗?
水坝溃坝,这要死多少人?
水坝能否溃坝取决于自身结构和水压力,与下游多少人没什么关系,即,天地不仁!同样,你的喜好,下得赌注多少,并不能影响股市的涨跌。
这一点很重要。
人在主观的影响下回容易产生迷失,这是正常的现象;例如,买入股票之前,你肯定越看这只股票越像它要上涨的样子;你会忽视那些不支持上涨的消息。
正如子弹飞里面的经典台词: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叫张牧之,人们愿意相信一个土匪叫张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长着麻子;所以,我在买入股票之前,会问无数遍,他到底是教张牧之,还是张麻子?
一旦意识到自己犯下错误,就应该立即修正止损,而不是抱有幻想。
毕竟,天地是真的不仁·····其实这句话后面那一句也非常重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有些事可能会办的有所克制,或者说没有符合百姓的想法。
这和里面更多的体现为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
鲁国国君,下令,鲁国人在外看见自己国家的人成了奴隶,出钱赎回来,可以到官府去报销;这个政策一出,鲁国人称赞,这时候子贡在外,见到鲁国人称为奴隶,花钱救了回来,结果却没有去鲁国官府报销,子贡说,自己国家的的人在外面,救是应该的····世人皆称子贡高义,而孔子却说,子贡啊,你这么做,以后就没人救自己国家的人了····子贡不解,孔子说,你出钱救人而不去报销,被大家称赞仁义,结果以后谁出钱而去报销就会被说不如子贡仁义·····孔子不愧是圣人,对人性的洞见如此之深!这大约就是,圣人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