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本可让亲生儿子继位,为何非要让四阿哥登基呢?
甄嬛不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成皇帝,让四阿哥登基,和三个原因有关。
这些原因的背后,充分体现了甄嬛居安思危的精明打算,以及一心为清朝江山考虑。
皇帝是众人算计对象,甄嬛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甄嬛当初进宫后,纯洁至极,更是对未来有着极高的期望。
可是自从亲眼目睹了华妃亲赐夏冬春“一丈红”这样的酷刑后,内心深感震惊和惶恐,没想到看起来花团锦簇、处处富贵之气洋溢的皇宫原来也存在着这样残忍和可怕的事情。
后来随着进宫的时间久了,特别是看到后宫的女人们为了争宠,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时,更是意识到在偌大的皇宫,虽然女人们生活艰难,其实皇帝才是那个活得最窝囊的人。
暗地里不但要被那么多的人算计,还要承受着背叛,根本很少有人会真心对待这个权倾天下的至尊男人,全部都是为了利益。
甚至还要被后宫的女人给自己戴绿帽子,比如沈眉庄和温实初偷情,甄嬛本人怀上了果郡王的孩子,让雍正当接盘侠等等。
这些事件无论哪一件传出去,都是让皇帝颜面扫地,郁闷到几乎窒息的地步。
当四阿哥登基成为皇帝后,甄嬛去看了被幽禁的皇后宜修,当宜修得知现在即位的是四阿哥,而非甄嬛自己的亲生儿子时,十分震惊。
因为一直以来,在宜修的心里,她认为甄嬛和自己斗,就是为了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扶上帝位,才会跟自己针锋相对,甚至想致自己于死地。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了她的预料,宜修那时候不仅震惊,心里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当她问甄嬛原因时,甄嬛轻飘飘来了一句“当皇帝并非是全天下最得意之事”。
甄嬛之所以会这么回答宜修的疑问,就是因为她从一个后宫女人的角度,早已经将当皇帝这件事的利弊看得透透的,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以后重蹈覆辙,才选择了这么做。
甄嬛不让儿子继位,是为了保全母子的性命甄嬛能够在后宫中,从一个频频被打压,最后还能在绝境中逆转命运的女人,这本身就说明了她的聪明和不凡。
这样的一个女人,对于自己儿子的身份来历,自然会替他和自己考虑更多。
如果甄嬛像宜修那样是个私心极重的女人,不顾一切扶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仅是儿子是她和果郡王所生,就会让她和儿子承受着更大的未知风险。
这件事一旦被人揭发,不仅会让甄嬛和儿子的命运受到极大的威胁,更会把大清稳固的江山瞬间推向风雨飘摇的地步,这两者无论哪一个,甄嬛都伤不及,她也不敢赌。
导致甄嬛不敢赌的原因还有一点,在雍正未去世前,就已经对她的亲生儿子身世产生了怀疑,后来在通过从果郡王府浣碧处搜集到的书信里,更是间接证明了儿子非皇帝血脉。
由于这件事在雍正暗地里展开调查时,已经不再是绝对的秘密,知情人并非是少数人,在这种情况之下,甄嬛如果将儿子推向皇位,一旦有人跟她在暗地里作对,谁也不敢保证儿子非雍正亲生这件事什么时候会被抖出来,只要事发,甄嬛都难以应付,满朝文武官员、整个皇室成员,以及民间,都会聚焦这件事,将甄嬛和儿子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随时会因此送命。
正是因为这件事危险极大,才让甄嬛不敢把亲生儿子推向皇位,只有让四阿哥继位,一切隐患才能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再者,甄嬛亲手杀了果郡王后,心里一直非常愧疚,总是在想办法怎么弥补,以此来让自己心安。
而让她心安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亲生儿子能名正言顺在果郡王的名下,所以当四阿哥继位后,她才想了一个好办法,通过四阿哥之手将自己最想做的这件事给促成了。
儿子非雍正心中理想皇帝人选,她不想趟这滩浑水其实,关于甄嬛亲生儿子的即位问题,一直都不在雍正的考虑范围之内。
雍正自己感觉身体有恙时,曾借想立甄嬛的儿子六阿哥为太子时试探过她。
雍正当时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甄嬛越来越了解,他发现自己的这个宠妃非常有心机,比他想象得要复杂;二是想知道她是否也像皇后宜修那样是那种极具有野心的人,心心念念想扶自己的亲生儿子上位。
好在甄嬛聪明,用儿子还小,要立也应该立四阿哥这句话避开了这个雷。
不然如果她当时感谢圣恩,也会把她自己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雍正知道甄嬛的亲生儿子非自己所生,是她和果郡王的私生子时,并没有将她处死的原因。
雍正知道甄嬛并没有将亲生儿子推向皇位的打算,而是力推四阿哥,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也确保了皇位继承人血统的纯正。
不然,甄嬛和她儿子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甄嬛的聪明和才智在这方面体现得非常鲜明,既然她知道了雍正没有立亲生儿子为太子的想法,又觉得当皇帝不是什么好事,儿子并非是最佳人选,索性让儿子离皇位远远的,这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明智之选。
因此,《甄嬛传》甄嬛本可让亲生儿子继位,为何非要让四阿哥登基呢?
甄嬛不想让亲生儿子承继皇位,主要是不想儿子当了皇帝后,被后宫那么多人算计,身陷尴尬境地本人还完全浑然不知,这对一个天下最有权力的男人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讽刺。
此外,还有儿子非雍正亲生这个至关重要的一点,也让甄嬛不敢这么冒险,否则事发后,她和儿子的生命安全也难以保全。
当然,甄嬛让四阿哥当皇帝,这也说明她内心大公无私,一切抉择都为大清的命运前途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