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为何能做48年的美国FBI局长?历任美国总统都对他无可奈何吗?
约翰·埃德加·胡佛,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第一任局长,经历8位总统,任职达48年之久。
图/胡佛历届总统都不敢撤换他,因为胡佛掌握着他们的秘密,而他们又不是非常清楚胡佛到底知道些什么,这就令人害怕还陷入束手无策,难以应对的境地。
所以胡佛能长久地呆在这个位置上。
一、与罗斯福在8位总统中(柯立芝、赫伯特·胡佛、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胡佛为罗斯福效力的时间最长,表面上对罗斯福恭恭敬敬,实际上非常仇视罗斯福的思想以及领导班子。
也正是罗斯福的重视,FBI的工作从对付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扩大到负责国家安全和情报工作,“秘密档案”也越累越高。
为了平衡各方势力,罗斯福容忍了胡佛对自己妻子的调查,当下属抱怨FBI对自己秘密调查时,罗斯福豁达的开导道:“与胡佛对我妻子的态度相比,那就算不了一回事了。
”按制度,司法部部长是胡佛这位局长的上级,但是因为罗斯福的信任,司法部部长也不得不对这位下属表面上客客气气。
胡佛政坛“不倒翁”的道路由此开辟。
图/青年罗斯福二、与杜鲁门1945年罗斯福刚去世一个月,新任总统杜鲁门就放出消息称,不需要秘密警察,FBI脱离打击犯罪的职责,现在却热衷于收集名人私密丑闻以进行要挟讹诈,……。
听到消息,胡佛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要怎么让FBI生存下去?
此后,杜鲁门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在一个“民主”的国家,有FBI这种机构是对民主的挑衅。
胡佛不想坐以待毙,他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取得杜鲁门的信任。
他在FBI里找到了杜鲁门小时候玩伴的儿子马里恩·齐恩斯。
齐恩斯不得不去拜见这位父亲的好友,现任总统,他转达了胡佛的想法,表示FBI完全听从总统的指令。
杜鲁门并不领情,只说有事会通知他的上级司法部。
图/杜鲁门胡佛生气了,他要展现一下他的威力,于是把罗斯福时代一份关于投机政客汤姆·科科伦的电话窃听档案放到了杜鲁门桌上。
此时,杜鲁门才明白罗斯福在任时为什么能如此轻松的对付政敌,FBI功不可没。
杜鲁门不是通过竞选当上总统,他只是现任总统去世后的顺位继任者,权利基础薄弱,很多人还伺机想将他拉下马。
父亲是个马贩子,自己当过银行职员、杂货商、农场主等工作,因为出身低微,往往遭到美国精英们的讽刺,说他是个农民,即便当上总统各种人身攻击也不没有消停。
他很恼火,他需要打击异己,联邦调查局就是一个顺手的武器。
胡佛开始对一些目标人物进行监视调查,给杜鲁门送去了大量情报,报纸第二天要发什么消息,官员的私生活等。
图/中年胡佛但是杜鲁门时代,胡佛一直很憋屈,完全不可与罗斯福时代同日而语。
杜鲁门用他们,每次都先通知司法部,更让胡佛受不了的是,他还成立了中央情报局,分走了FBI大量业务。
三、与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当选除了自身巨大的影响力,联邦调查局也是出了力,他们爆出竞选对手史蒂文森是同性恋,又与美国共产党有合作等等,艾森豪威尔以压倒性优势胜出(442:89)。
权力基础雄厚的艾森豪威尔没有那么需要FBI,但是对FBI的情报比起杜鲁门的怀疑,艾森豪威尔是非常相信的。
胡佛发现白宫一位工作人员是同性恋者,而且他的父亲是参议员又是总统的朋友。
他把这个消息悄悄告诉了艾森豪威尔,避免以后为难。
得知消息,艾森豪威尔找个借口打发了好友之子。
联邦调查局对一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官员不得不为胡佛打开方便之门,胡佛的爪牙也是越伸越长。
终于他把手伸到了艾森豪威尔的身上。
图/艾森豪威尔他们发现二战时,指挥盟军的艾森豪威尔与一位女司机、爱尔兰姑娘凯·萨默斯有过一段“忘年交”。
这位可爱的姑娘竟然于1948年出了一本书《我的上司艾森豪威尔》,书中没有说是情人关系,但是这明显影响到1952年艾森豪威尔的竞选。
在FBI的运作下,这本书很快从市面上消失。
1955年,联邦调查局收到情报凯•萨默斯化名入住在华盛顿肖哈姆饭店,并展开了调查,见到了萨默斯本人,询问他是否与总统藕断丝连。
巧的是,FBI收到情报的前一天艾森豪威尔第一次突发心梗。
不知道二者有没有联系。
但是可以肯定,因为这个秘密也不敢动胡佛了。
图/肯尼迪四、与肯尼迪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43岁,年轻有朝气。
其实,十几年前,胡佛与肯尼迪就打过交道。
1941年,一位叫英加·阿瓦德的年轻貌美女子受到FBI监视,是一名新闻记者,曾拜访过希特勒,公开赞美希特勒有魅力。
后来她又接近FBI的一些高层,包括胡佛的秘书,还见到了胡佛本人。
胡佛担心她是德国间谍,于是下令对其展开调查。
很快FBI就窃听到了一次情意绵绵的对话,还是海军中尉的约翰·肯尼迪与阿瓦德你侬我侬,都谈到了结婚。
胡佛立刻向白宫作了报告,肯尼迪被调往国外,与日本人作战的太平洋战场。
从海军退役后,肯尼迪决定竞选从政,但是他担心当年与阿瓦德的事情暴露,所以还试图从FBI拿回那份窃听档案,不过被朋友劝阻了,万一被发现,就被人卡住了脖子。
图/《时代》封面的胡佛其实,想想后来的事,这件事只是众多事件中的小事。
1953年,他与小13岁的杰奎琳结婚,但是沾花惹草的毛病一直没改。
FBI那里关于这位国会议员的档案越来越多。
联邦调查局只是收集,没有泄露什么,作为回报,肯尼迪甚至在结婚当天不忘说一句,他会全力支持联邦调查局的工作,也曾公开赞美联邦调查局是一个遵纪守法“恪尽职守”的好机构。
都这么说了,胡佛达到了目的,一边收集信息,一边表示友好。
肯尼迪节节攀升,更引起了胡佛的严密监视。
就在1960年初,肯尼迪当选前夕,FBI得知肯尼迪家族与黑社会有染,并且那些“大佬”已经准备好支持肯尼迪成为总统候选人。
这个重磅炸弹,不到关键时刻,胡佛会一直把它封存。
不久,报纸上出现肯尼迪如果当选,一定会把做了36年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胡佛赶走。
消息可能是捕风捉影,但是胡佛为了放心,委托人当面与肯尼迪核实。
肯尼迪毫不犹豫地回复,“胡佛会是他首批任命的人之一。
”在当选的当天,胡佛也是由衷地祝贺肯尼迪。
转眼就发生令胡佛气急败坏的事,肯尼迪任命自己35岁的弟弟为司法部部长。
一直以来,胡佛都是越过上级与总统直接联系,这下特权没有了。
肯尼迪兄弟想要压制甚至撤掉胡佛,罗伯特•肯尼迪搬出了FBI前身的负责人芬奇的雕像,提醒人们FBI之前有局长,后来还会有其他局长。
但是肯尼迪也不敢轻举妄动,胡佛掌握着大量他私生活不检点的资料,还有塞满几间屋子真假参半的关于肯尼迪与马丁•路德•金来往的资料。
还没到真正角力的时刻,1963年,肯尼迪就遇刺身亡了。
图/尼克松与胡佛五、与尼克松肯尼迪的继任者,约翰逊担心个人安危,甚至对助理说,他当政时照顾胡佛,希望现在离职了他能关照他。
尼克松曾说,胡佛是他的好朋友,当选之前,他们就来往密切。
据说尼克松曾对人提出胡佛要退休了,结果没人敢接话。
1968年,尼克松当选,继续任命胡佛为联邦调查局局长,并把年薪增加到4.25万美元。
反对胡佛的文章书籍越来越多,尼克松的压力也很大,据说在1972年胡佛去世的那晚,尼克松还打电话要他辞职,压力太大工作无法开展。
两人互怼了几句就结束。
胡佛一觉再没有醒来,终年77岁,死于心血管疾病,终生未婚,他能屹立不倒除了工作能力和忠心,还有掌握了太多人的秘密。
他去世后第二个月,尼克松“水门事件”暴露,被迫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