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为什么会灭亡?

2022-08-18
2 阅读

拉铁摩尔美国汉学家、蒙古学家写过一本书《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他有一个理论来解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衰,称为——机动力与财富。

一个游牧政治群体征服关统治中国,他们便逐渐失去草原部族的优势,也就是移动所带来的战斗力,并安于农业的定居生活。

而对定居农业人群的剥削达到某一程度时,王朝不是亡于内乱,就是亡于新兴的北方游牧部族的入侵。

辽国比较特殊,但也比较符合以上理论。

辽国是游牧民族,辽国的构成比较复杂,辽国有契丹族、奚族,原渤海国,汉人,阻卜、女真、室韦等组成。

原渤海国即辽国的东京辽阳,汉人主要在南京,这二地方百姓的生活与汉人类似,都是种田定居为生。

主要说说契丹族,契丹族由八个部落发展起来,各部落之间“不相统制”。

八部落之一的迭剌部,也就是耶律阿保机整合了其它七部,并在此基本上分成了”十八部“,也就是”太祖十八部“,各部落之间会划定游牧的牧场。

到辽圣宗时期,又变成了三十四部,由《辽史》记载部族数量为五十二个。

这些部族就是辽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征战时由部族征发部中男子,自带装备。

比如戍边,辽朝征发负责镇戍的部族军的原则是“选富民防边”,征发戍军时不按照人丁,而是按照部民的财产多少进行征发。

就是从部落中分出部分富有的家庭,去边疆,这也就相当于分割部族,并将分出来的部族固定在区域土地上。

游牧民族不能”自由“的选择水草丰厚的地方放牧,就是相当于剥削这些人,这些人由富转穷,由穷转无,辽军的战斗力自由下降到最底点,被女真击败也就相当正常。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