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了物理成绩却不理想,对于学习物理来说天赋的比重大吗?

2023-04-26
205 阅读

努力是必要条件。

天赋太虚,无法客观衡量,不予讨论。

对于初高中物理学习内容而言,如果认真学习了,成绩却不理想,恐怕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方法很多人认为物理课本内容太简单,没有价值。

所以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其实也包括数学)都是依赖于辅导书加上做题。

这非常普遍,不仅仅存在于普通初高中,也存在于重点初高中;不仅仅学生如此认为,家长更是如此。

真的是这样吗?

笔者外甥在某省会城市一中高二最好的头部班。

他各科都不错,就是物理稍差。

近期与笔者谈及物理学习烦恼,总拉后腿。

他现在课程讲到电磁部分。

我观察他几天,发现都是在看辅导书做题。

我让他把课本拿过来给我看看,课本簇新,几乎没有翻过。

我简单问了他左手右手定则,又和他讨论一下电荷感应定律,并不扎实。

又看了看他的小测试卷,选择题有错,大题一些小问也有错,他物理成绩在所在班级是一个中等成绩(当然班上学霸聚集),这对于他在重点高中头部重点班级是不能容忍的,因为他瞄准的最低目标是中等985。

我认为他的问题在于基础不牢,以至于整个卷面东丢几分西丢几分,这是致命的。

他认为物理课本太简单,没有价值。

我打开课本,拿出几节内容与他共同探讨,他发现课本设置实际上是由浅入深的,每节的想一想,思考,课后题特别是最后的大题等环节,实际上都是给认真学习正文内容过程中或者学完正文后深入思考的,如果一节节坚持下来,意味着打牢了高楼大厦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在辅之于课外辅导书做做题,才有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外甥听完若有所思,答应试试看。

但我仍有担心,因为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严重依赖正向激励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你努力做,取得效果,你更加努力做,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反之,则是灾难性的,你做了(也许是自我错觉,其实远远不够,也许是不得法),没有效果,丧失信心,直到放弃自我,我们姑且称之为负向激励。

对于重点班的孩子倒不至于产生负向激励,但他多年形成的固定学习方法,也是很难改变的。

于是又进一步拿出来试卷给他分析,选择题扣分对于重点高中重点班同学基本上是不允许的(从自己孩子口中得知是老师要求的,应该属实),但他失分了,分析原因,如果把书本上对应章节的想一想,课后题等认真研究思考一下,就能规避,同时辅导书里也有类似题,也没有注意。

当然如果要成绩拔尖,必要的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

他下决心要改进物理学习方法和习惯。

但愿他能悟出来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

对于成绩优秀学生如此,对于成绩一般学生更是如此(注意此次用成绩优秀与普通来区分学生,成绩优秀学生不一定是一个优秀学生,反之亦然,有点绕口,但大家细品)。

特别是初中和高一同学,家长应该关注孩子数学物理学习,他们认为“简单”的教材,也许是打开成绩进步大门的钥匙。

二.习惯努力是一种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所谓的天赋,也即是创立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口中的延迟满足。

如果很努力但学不好的孩子,还是有救的。

可怕的是已建立负向激励的学生,他已经完全丧失信心,甚至放弃自我。

对于前者,需要适度的引导,这个要看家长自己的能力了,为什么有学二代甚至985二代之谓?

第一,他们本来就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比如爱看书,有良好的和孩子平等沟通能力),有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在此影响下,很多孩子是不用家长督促自觉完成学业的。

第二,他们自己有教辅能力。

紧急时候能撸起袖子辅导孩子。

当然笔者遇到一个搞电磁兼容的硕士不敢辅导孩子物理课,这是例外。

如果家长没有第二个条件,你至少要尽量拥有第一个条件。

不少农家子弟几个孩子都能考上好的大学。

因为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素质很高,父母自己用行动给孩子良好的示范和引导。

笔者同事夫妇倒是双双清华博士,孩子头部重点高中,只上了一个普通本科(对于很多家庭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但这是一对妥妥的学霸啊!)为什么?

爸爸创业成功,外遇更年轻的了,两人离婚了。

妈妈在单位女强人,天天不着家,说话机关枪似的,风风火火,有冲院士资本。

两人快崩溃了。

所以,今天环境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这,大家应该找到问题答案了吧?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