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十岁后的老人,把一生的积蓄交给子女还是自己存着?为什么?
2022-08-18
1 阅读
农村六十岁后的老人,把一生的积蓄交给子女还是自己存着?
为什么?
农村种地的老人,很少有积蓄可言。
我父母那一辈,在孩子成家分家后,孩子就要开始尽一点赡养义务,每年每个孩子给父母六百斤或七百斤稻谷。
没有种地,打工的孩子,就按粮食价格计算交钱。
未成家的孩子,有给的,有不给的。
八九十年代,在我们那里,是不成文的规矩。
现在,农村六十岁后的老人,有积蓄的就比较多了,一般是自己存着。
农村六十岁后的老人,自食其力一年不如一年。
父母有钱是父母的,多数子女每年还会主动给父母一笔钱。
子女出现异常情况,欠下债务,父母的积蓄给不给子女,就有不同情形。
父母与子女是最原始的命运共同体。
遇到败家子,或子女遇到不可抗拒的困难,父母多是伸出援手,自己只能过一天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