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现状如何?

2022-08-19
2 阅读

吉利集团是在2010年用18亿美元收购了原美国福特旗下的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正式开启了品牌国际化之旅。

尽管当时多数人对这项“抄底”的整体收购项目并不看好,吉利也为此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不过这一年正值国产品牌开始爆发的关键时间,随着SUV车型开始热销,自主品牌销量、车型、质量等各个方面都极大缩短了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吉利在整个市场的大好形势下凭借逐步完善的产品布局和突出的性价比优势,产销两旺,因此整体实力也获得了大幅提升。

在2014年年底,吉利博瑞正式发布,开始冲击中高端市场并获得成功,2015年吉利的1.8T发动机成功入围“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

在国内市场站稳后,2017年吉利收购马来西亚宝腾49.9的股份,英国著名跑车品牌Lotus 51%的股份。

2018年。

吉利收购了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权。

2019年,又收购了smart汽车50%的股份。

甚至还一度传出吉利与阿斯顿马丁的合作意向。

这一系列大动作极大推动了品牌的国际化,让吉利成为行业中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

这一切都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发生的,尽管有很多关于双方合作不顺利的传言,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吉利从沃尔沃精湛的技术中获益良多,先不说整车技术,单单一个T系列发动机就帮助吉利在传统燃油发动机领域突飞猛进,在义乌的发动机工厂也成为行业的标杆工厂之一。

在整车领域,与沃尔沃合作的领克品牌在短短数年内就成为行业中的一批黑马,从01-06每款车都较好又叫座,不断提升吉利在行业中的分量。

在新能源时代,吉利顺应时代趋势,在领克基础上推出极氪电动品牌,与沃尔沃电动子品牌极星合作的极星2也开始国产,未来还将陆续推出极星3、4、5等众多车型。

总结一下,在收购了沃尔沃之后的吉利开创了自己新的事业版图,趁着行业风口确立了在行业中的地位。

特别是在国际化方面突飞猛进,连续的布局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在整个行业极速转向新能源的时代背景下,吉利也面临众多传统车企一样的困难,行业的风向突变,导致船大难掉头,虽然在这个领域涉足较早,但是现在看明显还是出现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关键零部件领域没有提早布局,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全新电动车新势力,现在只能匆忙迎战。

没有像比亚迪一样壮士断腕,果断放弃燃油车产品,全面转型。

未来的吉利能否及时重组资源,与助沃尔沃、极星更加深度合作,在电动领域打开新局面,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