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出现近47度高温!长江下游干旱,三峡大坝为何不大规模放水?
长江下游干旱,三峡大坝为何不大规模放水,我们先看看三峡水库兴利库容有多大?
三峡正常蓄水位高程是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汛限水位是145米,防洪库容是221亿立方米,枯水期消落水位155米,兴利库容165亿立方米。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三峡水库是这样调控的:每年的5月就要准备开始放水,为迎接长江流域6月份梅雨而腾库容,梅雨有早有晚,有多有少,这个不怕,三峡最高泄洪量7.9万立方米/秒,可以快速适应梅雨过早或暴力梅的出现,到了6月初水位降到汛限水位145,等待长江洪水期的到来,今年三峡水库是6月9号到达了145米水位。
6、7、8三个月为长江流域洪水期,根据长江上下游降水情况,削峰填谷,拦蓄洪水,错峰泄洪。
如2020年长江大洪水,三峡水库拦蓄了5次达到5万立方米/秒多的入水(5个编号的洪水),经过三峡水库的调控,与洞庭湖水系的洪水错峰,确保了中下游武汉、九江等大堤的安全。
与此相对应三峡水位在155至170米之间波动。
汛期即将结束,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一般来说,天气系统在8月开始南落,长江流域有一波华西秋雨,影响范围有四川、陕西、鄂西地区等,长江趁此机会开始蓄水,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蓄水位达到175米。
10月份以后,长江流域降水少了,进入了长达6~7个月的枯水期,这一阶段水位从175米降至155米,对应的兴利库容是165亿立方米,解决中下游干旱缺水问题的潜力就在于165立方米亿的库容在6-7个月内如何分配,如果均衡下泄,可以增加1660-2390立方米/秒;如果在某时段多增加泄量,可以明显改善中下游水流条件,可能影响航运的保证率。
水库抗旱调度能力主要依靠枯季增加的下泄流量,这都是在三峡水库达到正常蓄水位之后我们可以这样调控,当然,长江流域在6~7个月的枯水期天气异常,降水较多,我们可以多释放流量,如果是正常的枯水季节,我们只有守着165亿立方米的兴利库容过紧日子了,这些库容还要保证长江航运和下游干旱需要而调控径流,总也不能象以前黄河那样的断航、断流吧,枯水季节三峡仍然起到调控径流作用。
上表,今天(8月17日)三峡水库水位在147.17米,几乎接近最低水位145米,目前来看长江没有多少库容了,有的网友说长江下游干旱,三峡为什么不多放水,显然水库里也没有水,目前出库量是12000立方米/秒,而寸滩入库量才915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已经入不敷出累吐血了。
三峡水库比较特殊,库容径流比太小,坝址处年径流量约4600亿立方米,而他的总库容才393亿立方米,相当于把年径流量的十二分之一存储,大量的径流白白损失掉了,从这一点来看,长江相当于过水坝,存储能力很有限。
有的网友说的可以提高三峡水库的存储能力,加高大坝高度,那么水库顶水到重庆,重庆整个沿长江两岸要被淹,嘉陵江入长江口被沙埋,生态环境受到很大挑战,人口移民量更大,所以大坝建多高,这里面有一个权衡,185米最好,不能再高了。
黄河上游有一个龙羊峡水库,水库总库容是257亿立方米,坝址处年径流247亿,库容径流比等于1,能把一年的水全部装在水库里,如果三峡水库能达到这个比例,这座水库将非常完美,成为宇宙中超级水库,大家的愿望就会实现了,当下游干旱缺水时,可以开闸多放水,解决下游干旱问题。
今年三峡水库还能蓄满水吗?
从目前来看,长江还没出现1号洪峰,正常年份1号洪峰多出现在四川盆地的水系里,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多条河流经常出现暴雨灾害,降水量十分惊人,每年因为某条河流暴雨,导致入库流量增至5万多立方米/秒,形成长江1号洪峰。
可是今年四川也是旱,盆地内几条水系也没有出现大级别的洪水,所以三峡水库汛期内快成了枯水期,形势十分严峻。
我们的希望寄托在“华西秋雨”了。
今年夏季降水量少,是不是转到了“华西秋雨”呢,也存在这个可能,常年华西秋雨从8月底开始,持续一个月左右,这是长江蓄水最好时机,也有的年份时间较长,如2021年持续74天,从8月22开始,11月4日结束,较常年来得早,去得迟,四川秋雨强度综合指数为2.70,列历史同期第1高位,但愿今年也是如此,假如今年还能蓄满水,长江航运影响不大,但发电量会受很大影响。
长江是我国一条东西向的黄金水道,是我国重要经济发展区,两岸多达几十座城市,人口3亿多,今年天相异常,对我们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希望大家做好思想准备,注意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