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农村土地抛荒严重,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吗?对此你怎么看?

2022-08-19
5 阅读

土地抛荒现象主要发生在旱坡地种植区域,这个问题需要尽早解决,土地不仅仅是农民的工作场所,更重要的是我们14亿国民的饭碗,不能等到了饭点啦,才想起需要去找大师傅做饭,那会出现狠糟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18亿亩耕地,其中旱坡地大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吧,即6亿多亩(网上没搜到具体数据),而且,南方可以种两季作物的优质耕地转换成了北方种一季作物的新造的所谓耕地也不少,所以,14亿中国人的饭碗应当特别重视,及早处理好谁来种地的问题,不能让土地抛荒现象继续下去了。

要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土地本身的问题,即把旱坡地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可以机械化作业的、真正稳产高产的、高水平农田;没有旱涝保收,就不会有人愿意去种地,不能机械化生产,就解决不了抛荒问题,达不到稳产高产,就没有可观的收入,也就不可能吸引人才来种地,如果不是高水平农田,地埂就可能被雨水破坏,而且,农作物的长势也不均匀,会影响产量。

改造旱坡地,只有种地人自己搞才能做好,包工队是靠不住的。

要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并且做出最好的效果,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以前国家出钱搞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每亩两千元,用于平整土地,因为包工队是要计算利益的,两千元绝对达不到前面提到的效果,于是,把土地基本上弄平了,但熟地变成了生地,如果没有大量的有机肥,十年之内也种不出好庄稼;包工头还要利益最大化,把大块地弄成了小块地,给机械化生产造成不方便;所以说包工队靠不住。

如果把这个钱给种地的人,让他们自己去搞,结果就大不同了。

假如是我自己搞的话,首先和村委会商定一个完美的规划,然后找一个好的师傅,谈好工资等事宜,和师傅一起把机器买回来,再然后就是按计划进行。

这里边也有一个账需要明白,其一是,平地的时候把表层土覆盖到平好的地上面,比使用大量有机肥的效果更好,也比较方便;其二是,把包工头的利润变成了村集体的农业机械和农户种地的增产收入;其三是,有了这些农业机械,就可以成立专业队,农忙时种田,农闲时造地,以增加耕地面积和产量来实现提高村民收入;不像包工队那样,除了几年长不出好庄稼的所谓高标准农田,给村里什么也没留下。

旱坡地种植区,地质地貌差不多,黄土高原旱坡地最多,高坡度的地都退耕还林了,除了耕地,还有很多荒沟荒坡,完全可以在保护好退耕地的前提下,把荒沟改造成良田,像我们村,至少可以人均增加一亩良田,也就是说至少可以人均增收500元左右。

估计全国可以增加好几亿亩良田吧?

政府卖一亩土地十多万元,可不可以按一万元一亩,我们给造500亩稳产高产的良田,免得什么“红线”呀!什么“肥田换馊地”呀等等争论,本地的指标问题本地就可以解决嘛,良田不良田要看产粮多少是不是?

沟湾地从来都比梁头地产量高,主要原因是能够集雨抗旱。

一个村子里,有了种地专业队,而且土地都是旱涝保收的高级良田,他们的收入可能比外出打工高许多。

尽管村民们各家各户的情况不同,有“种地专业队”兜底,相信再也不会有土地抛荒的现象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