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喝多了,真的会得尿毒症吗?
水喝多了得尿毒症这个说法并不严谨。
得分情况而言。
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在身体机能都正常的情况下,喝水多了并不会得尿毒症。
如果我们的身体有肾脏以及脑垂体的疾病,那么水喝多了可能会引起尿毒症以及其他疾病。
何为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
一般是肾功能4-5期,病人的肾小管滤过率为15-30ml/ min甚至小于15ml/ min。
此时病人的肾脏已经不能够完成正常的肾脏代谢功能,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大量水钠潴留,大量毒素及胶体潴留在体内,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从而进一步影响心脏,肝脏等一系列重要脏器的综合征。
导致尿毒症逐渐加重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吸烟,营养不良,肾脏疾病的反复发作,肾毒性药物应用等。
一系列疾病都是通过完成肾脏的慢性损伤,叫做肾性肾衰竭。
肾功能越来越差,肾小球和肾小管滤过越来越少,进而发展成为尿毒症。
另外还有一些急性的导致尿毒症发生的情况,都是肾前性和肾后性而非肾性,即有效血容量锐减,肾脏局部血供急剧减少,泌尿系梗阻等,也可引起急性肾衰发生尿毒症。
我们说一下肾脏工作的机制,血液经过肾肾小球滤过,在肾脏中形成原尿,原尿中包含大量的离子,葡萄糖和水。
原尿经过肾小管,先把离子重吸收,随着小管外的离子越来越多,吸水性也越来越强,所以开始吸收水分。
最终所有离子及99%的水都被重吸收,最终形成尿液。
我们回到题目中的问题,我们说如果是正常人,肾脏会对每日摄入的水分进行滤过即重吸收,即使摄入水分过多,肾脏重吸收达到峰值,这是小管外的胶体渗透压会下降,导致尿液重吸收减少,排尿增多,也是我们临床所说的“水利尿”。
往往不会出现尿毒症,最多就是组织轻度水肿,很快就可以通过大量排尿自己恢复正常。
但是如果对于肾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大量的摄入水分让本就难以行滤过功能的肾小球和难以行重吸收功能的肾脏负荷更重,液体进一步淤积在组织间隙当中,血容量增大,心脏负荷增大,肝功受损,肾功能进一步损伤,使疾病症状加重,进展成为尿毒症。
此外大量饮水还会引起一种疾病叫做水中毒。
是身体内垂体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 ADH)分泌过多,使水分潴留在体内,引起身体组织水肿的疾病。
由此可见,喝多水就尿毒症的说法并不严谨。
按照我国最新版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指南,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别需要3000mL和2700mL的水,其中饮水量大概是1700mL和1500mL。
适度及时饮水,身体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