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造CVT变速箱的钢带?

2023-05-05
179 阅读

提到CVT钢带,就必须提到CVT无极变速箱,因为钢带是CVT无极变速箱的核心零部件。

少了,就做不成。

目前CVT钢带主要的生产商是德国博世。

博世主要生产钢带,舍弗勒主要生产钢链,产品几乎占据全球CVT钢带市场的全部份额。

还有一小部分,被爱信跟日产瓜分。

这其中,并没有中国。

中国,目前确实造不出CVT变速箱的钢带。

而中国不造CVT变速箱的钢带,原因很多。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是中国不造CVT钢带的原因。

CVT变速箱市场份额较少,制造CVT钢带赚不到多少钱。

CVT钢带的本质是商品,既然是商品,那么盈利需要着重考虑。

而CVT变速箱的市场份额并不多,所需的CVT钢带也不太多。

目前DCT双离合变速箱,CVT无极变速箱,AT手自一体变速箱瓜分自动挡市场。

高端车多用AT手自一体变速箱,中低端车多用DCT双离合变速箱,低端车爱用CVT无极变速箱。

用CVT无级变速箱最多的,是日系。

丰田集团:卡罗拉(1.6L NA自然吸气发动机)、雷凌(1.6L NA)、RAV4 (2.0L NA)本田集团:雅阁(2.0L NA,2.4L NA)、CRV(2.0L NA)、XRV (1.8L NA)、哥瑞 (1.5L NA)、飞度(1.5L NA)、缤智(1.8L NA)、奥德赛(2.4L NA)、锋范(1.5L NA)、杰德(1.8L NA)日产集团:逍客(2.0L NA)、奇骏(2.0L NA)、楼兰(2.5L NA)、轩逸(1.6L NA)、骐达(1.6L NA)、阳光(1.5L NA)、NV200 (1.6L NA)、英菲尼迪QX60(3.5L V6 NA)、英菲尼迪ESQ(1.6LNA)在中国大陆市场,日系车占的份额并不多,2022年12月占比14.4%。

夹在德系,法系,国产,韩系,美系里面,并未占据主导优势。

可见,市场上用CVT变速箱的车并不多,自然对cvt钢带的需求有限。

这么一点市场,根本养不活太多的供应商。

以博世的压力钢带为例子,本身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其供应亚洲和美洲区的越南隆城厂,年产量也就250万根左右,隆成厂建厂十几年一共也就产了2500万根钢带。

剩下还有一个荷兰Goirle厂,产能还不如越南厂。

若是抢光博世所有的市场,也就凑个一年500万根。

若是CVT钢带值钱,一年五百万根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但是,CVT钢带并不值钱。

CVT变速箱是最廉价的自动变速箱,一台变速箱5000-8000块钱人民币一台,其中的CVT钢带,一台市场价1000左右。

大规模采购,价格还可以再优惠。

就算它1000块钱一条,博世一年生产500万条,一年毛利润50亿。

按纯利润30%计算,生产500万条利润15亿,可能还更少。

试想一下,15亿利润很多吗?

部分头部主播动动嘴皮子,年利润就上亿,确实没必要为了这么点利润生产CVT钢带。

赚钱的行业那么多,为何盯着小众的CVT钢带市场。

CVT钢带有专利壁垒,绕过专利壁垒耗费太多,不划算。

严格来说,CVT钢带也不是想造就能造出来的。

CVT钢带工作时,为了提供足够的静摩擦力,钢带对锥形轮表面要施加很大压力,钢带表面虽然算粗糙,但锥形轮表面却是光滑的,两者都是金属表面,在润滑油的环境里,不知道要多大压力才能提供足够的静摩擦力。

压力大了,对压力油泵、锥形轮的轴承、钢带的链节等的摩擦都会带来巨大挑战,再加上变速的时候钢带在锥形面上的游动,形成滑动摩擦。

另外,整车设计要求钢带可以至少坚持25万公里的行驶,而整根钢带的横截面宽度约3cm,钢带所受到的拉力(应力)在7-8万牛。

这些复杂的矛盾是如何克服的?

寿命如何得到保障?

技术如何实现?

面对这些技术问题,博世自然有自己独到的解决思路。

博世的CVT钢带,由钢片和钢环组成。

钢环有8-10层薄层叠加而成。

每一层薄片的厚度在0.3mm,误差在微米级。

钢环作为基底层,多层叠加,可以分散压力,保证钢带在使用中不被拉长,变形,从而影响寿命。

钢片则是三角片,密集的三角片组成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钢带。

这些三角片,能够提高钢带的摩擦系数,提高静摩擦力,避免钢带打滑。

同时,对钢材本身的抗拉扯力,刚性,抗磨损等性能有要求,不是普通的钢材,是特种钢。

还要对生产钢带的特种钢做钢圈自动传动、无溶剂清洗以及钢圈边缘的激光熔化处理等多种措施。

多种措施下,博世的钢带宣称可以实现30万公里设计寿命,性能优异。

而生产钢带的相关技术专利,也被博世握在手里。

其他车企想要,要么采购钢带成品,要么花钱买技术授权自己生产。

若想绕过博士专利生产钢带,并不简单。

因为钢带发展这么多年,博世也是钢带龙头,相关的技术路线早尝试过,也申请了许多相关专利,基本把后来者的路堵死了。

花费高额成本绕过,CVT钢带本身也不赚钱,并不是一个划算的生意。

新产品无法打破市场格局,无法获得订单血本无归,不值得。

假设真的国产化CVT钢带,商品生产出来自然要对外销售。

那么如何获取订单,就是一个难题。

像万里扬,本田,丰田,斯巴鲁等对钢带有需求的厂商,为什么要抛弃成熟可靠的博世,转头去选择一个刚刚研发出CVT钢带的厂家?

贸然更换供应商,需要根据新供应商产品的特性,改变装配流程,改变质检标准,重新培训员工,甚至还要更改流水线。

装配出成品后,还要承担极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承担售后维修成本,实属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

若是选择原有供应商,就可以问题。

所以,在目前CVT钢带市场固定的情况下,贸然入局,得不到客户认可,拿不到订单,赚不到钱,撑不了多久。

新能源时代,传统变速箱将被抛弃,生产CVT钢带没必要。

在禁售燃油车,发展新能源车的大势下,纯油车会被插混车,纯电动车取代。

作为油车核心零部件的变速箱,无论是DCT, AT或是CVT无极变速箱,都会消失。

现在常见的混动车,如卡罗拉双擎,丰田IMMD混动,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用的变速箱叫做E-CVT无极变速箱。

虽然带CVT的字眼,里头却没有钢带,变成了齿轮,离合器,机电模块。

目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0%,每年递增,蚕食整个纯油车市场,CVT钢带的市场份额可以预见会越来越低。

更干脆的是纯电动车,完全取消了传统的变速箱,仅使用单速变速箱,纯齿轮结构,高端的会加机电单元,离合器,差速锁,就是没有CVT钢带。

可见,纯油都要被淘汰了,变速箱也不行了,还生产与之配套的CVT钢带,实属不智。

总结中国之所以不生产CVT钢带,是出于市场大势考虑,觉得没市场,赚不了多少钱,没必要花费人力物力攻克专利壁垒,就为了所谓的意气生产CVT钢带。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