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造的防空塔,是什么样的建筑?

2022-08-19
2 阅读

这玩意就是一个面子工程!属于德国人因为“赌气”而修筑的,意义不大。

最近本人经常看到营销号开始对柏林防空塔进行炒作,对此我表示十分无语。

这些营销号的策略都是出奇的一致,一段震撼的音乐,配上几张防空塔开火的照片,然后借此表达德国在二战末期最后的悲壮。

甚至有营销号为了博眼球,造谣“盟军苏军共派出上万架轰炸机,最终只飞回去十几架”,对于这种账号的视频,以后见到了马上划过去就完事了。

今天我就来聊聊防空塔是一座怎样的建筑。

一、防空塔的来历大家所提到了防空塔其实也叫“动物园防空塔”,因为它当时被建在柏林动物园而得名,说起柏林防空塔还要从一场空袭说起。

德国在二战前期横扫西欧之后,整个欧洲只有英国还没有拿下,德国人因为没有强大的海军,所以只能不断的派出飞机对英国军事目标进行轰炸。

起初德国人还算遵守战争中的“潜规则”,只袭击军事目标。

但是有一次德国飞行员迷路,将炸弹扔到了伦敦的居民区,这引起了英国的愤怒。

而当时德国的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对此并不在意,还放话:“没有一颗英国的炸弹能扔到鲁尔。

”鲁尔是德国的一个边境小城,他言外之意就是英国的飞机对德国人造成不了威胁。

1940年8月15日,英国人为了报复德国人,出动了95架轰炸机趁着夜色对柏林进行了空袭,打了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几个反应过来的防空兵操纵防空炮对离去的英国飞机疯狂开火,但是无济于事,只能算是为英国飞机送行。

这次行动,狠狠地打了戈林的脸,美术生勃然大怒。

于是德国决定在柏林修筑一座坚固的防空工事,防空塔应运而生。

其实也可以说德国人在市中心建造这么个玩意,多少有点赌气的成分,这也就注定,它的实际作用其实并不大。

二、防空塔的布局和装备柏林防空塔其实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G塔和L塔。

G塔是防空塔的主体,总体呈现出一个长方体,长宽为70米,有13层楼的高度。

毕竟这是一个军事建筑,所以肯定不能建成13层。

G塔只有地下一层以及地上六层,它的墙壁厚度达8米,屋顶也有5米厚,而且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所以柏林塔就一个特点——结实。

G塔的第2层用来存放一些德国的名贵文物,基本都是来自于各个博物馆,而且这一层有温度调控功能。

第3层则是一个拥有85个床位的医院,可以接纳战斗中受伤的士兵。

G塔的防空作战人员有350人。

L塔其实是比较小的L型建筑,内部主要是装有雷达以及传感设备,它的作用是辅助G塔进行战斗,同样拥有较强的抗打击能力。

在地下,有连接G塔和L塔的隧道,与其说是个防空工事,倒不如说是个战斗要塞,里面可以存放大量的弹药、粮食和药品。

防空塔足足够作战人员坚持一年。

除此之外,柏林防空塔最容纳15000人躲避盟军的空袭。

其内部装有独立的发电装置,储水装置,甚至还有面包机,咖啡机。

在防空塔的顶部四个角,建造有4座重型高炮工事,每个角装备1座双联装128毫米高射炮。

这种火炮威力惊人,不仅炮弹重量重,而且装备了自动装填装置,射速极快,射程也是高达14800米。

每发128毫米高炮炮弹能够在空中形成一个半径150米的破片弹幕。

能够轻松击落当时的任何轰炸机。

除此之外,防空塔上还装备了多门20毫米,37毫米高射炮,用来弥补128毫米高射炮的火力空缺。

除了动物园防空塔在柏林还修筑了弗雷德里希防空塔和洪堡海因防空塔。

当时戈培尔的指挥部就设在动物园防空塔内。

三座防空塔形成了柏林坚固的防御体系,虽说防空火力强劲,但是它们并未能改变战局。

三、防空塔的战场表现1945年柏林战役开始,柏林的3座防空塔成为了柏林防御的支柱,试图挽救即将灭亡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盟军曾经想通过空袭破坏防空塔上的高射炮工事,但是当时飞机所搭载的炸弹根本不足以对防空塔造成伤害,损失级几架轰炸机之后,便打消了继续空袭的打算,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地面部队上。

防空塔上的8门128毫米高射炮,不仅能防空,反装甲效果也很好。

88炮的威名早就让盟军和苏军得以领教,塔顶这8门简直就是大号的88炮。

当时苏军最为皮糙肉厚的IS-2重型坦克都不能接住一发128毫米炮弹,更何况当时苏军的主力T-34。

1945年4月21日,动物园防空塔瞄准了位于马察恩的苏军火炮阵地,8门128毫米炮在几分钟之内发射了400多发炮弹,整个苏军炮兵阵地瞬间被摧毁,当场500多人丧生。

苏军派出了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型203毫米重型榴弹炮对防空塔开火,巨大的炮弹丝毫对防空塔的墙壁造成不了杀伤。

炮口火焰被防空塔上的德军发现,防空塔的火炮虽说口径不大,但是摆放位置高,射程也更远,完美覆盖苏军的炮兵阵地。

结果苏军损失惨重,大量重炮被摧毁。

防空塔还经常支援柏林城内各个区域的战斗,在进攻国会大厦的战斗中,人们只看到了1500名德国党卫军在大厦内顽强抵抗,殊不知动物园防空塔为国会大厦的守军提供了大量的炮火支援。

随着柏林战役逐渐接近尾声,美术生在自己的地堡内自尽,柏林守军也宣布投降。

防空塔内的守军也走出了防御工事。

四、战后结局柏林战役结束后,盟军恨透了柏林防御塔,英国人决定拆除这些坚固的建筑,英国的工程师经过深入的研究,在动物园的G塔上安装了25吨炸药。

当时为了记录这个象征着胜利的时刻,英国人请来了大量媒体进行记录。

随着工程师按下起爆按钮,一阵阵爆炸声在防空塔内轰鸣,但是G塔岿然不动。

这让英国人显得十分尴尬,于是又派工程师在G塔上打了400多个孔,再次安装了35吨炸药,这次总算才把动物园防空塔解决掉。

考虑到防空塔的拆除成本太高了,英国人便没有再打其他防空塔的主意。

后来德国人将这些防空塔改为了旅游景点,每年都会有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防空塔,处在防空塔之中,人们似乎能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残酷。

其实在我看来,防空塔其实是一种失败的防御建筑。

不可否认,它确实在柏林战役时起到了一定了作用,但是建造这些防空塔当时花费了巨资。

它很强,但是它的性价比太低,它给我的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顺风局,用不上它。

逆风局,它也挽救不了局势”。

当时德国柏林被英军轰炸,其实只是当时德国空军大意了而已,在当时的局势来看,英国空军很难在发动类似的空袭。

所以当时德国花巨款建造这些防空塔,在那个急需用钱的时期,显然是不理智的。

在美术生的愤怒之下,德国“把好钢成功地用在了刀背上”,有这笔钱,真不如发展一下雷达,多造几架战斗机。

虽说柏林战役期间,这些防空塔接纳了大量的柏林居民,使其免遭轰炸。

既然那么爱民,当年为何要发动战争呢?

战争已经发展到了防御柏林的地步,德国基本就已经大势已去了。

好多人说防空塔保留了德国最后的尊严,在我看来这更是无稽之谈,以当时那种形势,残余的纳粹分子就是在做困兽之斗,防空塔的顽抗造成了更多无辜的百姓死亡,而这些死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只能作为第三帝国的陪葬品。

而它的战绩也并非营销号吹得那么神,根据战后统计,也就是击落了40多架飞机而已,像他们说的“去时10000架,回来十几架”,简直是恬不知耻的胡扯。

综上所述,柏林防空塔其实只不过是戈林为了揉揉自己被打疼的脸而建造的面子工程罢了,没什么实际价值。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