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什么科的?——揭秘大熊猫的科学分类
大熊猫,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熊猫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是,有关大熊猫的科学分类却并不为人所知。那么,大熊猫是属于哪个科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揭秘吧!
大熊猫的学名是Ailuropoda melanoleuca(白足熊猫),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兽类门,是熊科的一种。熊科(Ursidae)是哺乳动物类的一种,这个科目包括了7种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熊类动物。熊科的分类层次序列为:熊科 → 真熊亚科 → 熊属 → 北极熊种、棕熊种、亚洲黑熊种等。
在这个科目中,大熊猫属于熊亚科的熊属,也就是说是熊科的一种,但与其他的熊科动物有极大的区别,如其体型比其他的熊科动物小很多,只有一名大熊猫的四分之一大小,同时,大熊猫的特征性黑白色皮毛,以及肥大的拇指也是大熊猫与其他熊科动物的明显差异。此外,大熊猫还有一些其它特征,如行动笨拙、嗓音洪亮,主要以青竹子为食,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等特定环境中。
从学科上来讲,大熊猫被划分至哺乳动物类中的食肉目。食肉目(Carnivora)是哺乳动物类的一种,这个目录包括许多肉食性的哺乳动物,如猫科、犬科、虎科等家喻户晓的动物。在食肉目下,大熊猫属于熊科,而在熊科下,则属于熊亚科的熊属。
大熊猫的属名Ailuropoda, 意思是“猫熊属”,最早是法国博物学家马克斯·A·吕特凡·维恩在1869年命名,由希腊文的ailuros (猫)和pod(脚)两字组成。其实,这个名字并不十分准确,因为熊科与猫科并不相近。因此,许多学者将大熊猫称为“大熊猫”,而非“猫熊”。而大熊猫的种名是melanoleuca,指其身上带有黑色斑点的白色体毛,用来区分哺乳动物的不同种类。
总结一下,大熊猫是属于熊科的一种,属于熊亚科的熊属,同属于食肉目,而其学名则是Ailuropoda melanoleuca。虽然大熊猫与其他的熊科动物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在分类上仍然遵循着科学的原理。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你也对大熊猫的科学分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