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漂亮的动物越毒,是真的吗?
我们常说“越美丽的事物越危险”,这句话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除了毒蛇外,自然界中有毒的动物基本上都有着华丽的外表,比如世界上最毒的两栖动物箭毒蛙就是如此,它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青蛙,但是它们却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之一,将一只箭毒蛙的毒液涂抹在50支箭上,任意一只毒箭都能杀死体型像野猪这样的动物。
那么,为什么往往越美丽的动物,越毒呢?
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为何美丽的动物大都有毒?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体色通常与环境有关,因为无论在食物链的什么位置,伪装和隐藏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像生活在森林中的老虎有着草黄色的毛发和黑色的斑纹,有的动物更加的厉害,它们会把自己伪装成环境中的常见的事物,比如枯叶蝶。
但是,也有一些动物是例外,它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当然,这些花枝招展的动物,一部分也是与环境高度一致的,比如生活在印尼和大洋洲热带雨林中的折衷鹦鹉,它们就有着华丽多彩的羽毛。
虽然这种颜色非常的扎眼,但其实折衷鹦鹉是一种主要以花、花蜜为食的鹦鹉,所以它们经常要在花丛中飞舞,所以它们的体色其实也是一种保护色。
还有一些美丽的动物,它们用另一种方式来保护自己,那就是拟态,比如透明蛇目蝶,这是一种分布在南美洲的蝴蝶,它有着半透明的翅膀以及艳丽的花纹,而它们防御的手段就是贝氏拟态,因为在透明蛇目蝶的翅膀上有一对酷似蛇眼的斑纹,这会让猎食者认为是一种蛇,从而放弃攻击。
不过,大多数外表华丽的动物是与生存环境格格不入的,而且它们的形态也并非形态,这类动物是极容易被猎食者发现,从生存的角度看,这是不利的,那么它们为何能生存至今呢?
问题就藏在它们的防御能力上,一种容易被发现的物种通常有着华丽的外表,与此同时,它们通常都是有毒的,而毒就是它们能够存活至今的法宝。
毒是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防御和攻击手段,毒蛇正是有了毒,才能让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人如此的忌惮,所以,那些与环境差异很大,也不具备拟态的美丽动物基本上都是拥有着剧毒的。
美丽但有毒的狮子鱼美丽且有毒的动物在自然界中,美丽且有毒的动物不在少数,下面我们简单地来介绍两种:荔蝽和水母。
第一种:荔蝽。
荔蝽是半翅目蝽象科下的昆虫,该科下的昆虫通常具备释放“臭气”的能力,比如我们最常见的“臭大姐”(椿象),一旦被人抓住就会从肛门腺中释放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这种气味一旦沾在手上,需要清洗多次才能去除臭味。
而我们今天说的荔蝽与椿象是同科下的昆虫,所以它们的整体形态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荔蝽的体色主要以黄褐色为主,它们是荔枝、龙眼等果树的主要害虫。
荔蝽有个好玩的地方,虽然它的成虫看起来很土,但其实它的若虫非常的漂亮,如下图:荔蝽的若虫同体以红绿色为主,身上的红色斑纹几乎覆盖了全身,看起来非常的漂亮,但是看似人畜无害的它,却是一位用毒高手。
大多数的椿象只是释放一些难闻的臭液,但是荔蝽不同,它们在受到惊吓时,会从尾部喷出具有腐蚀性的毒液。
这些毒液一旦喷到天敌的身上是拥有杀死天敌的能力的,当然,它们的天敌通常体型都比较小,荔蝽的毒液对人是没有生命威胁的,但是一旦毒液喷到手上是会导致灼伤的,所以遇到荔蝽无论是若虫还是成虫都不要轻易的去用手拿。
第二种:紫纹海刺水母水母通常都有着透明的身体,紫纹海刺水母也不例外,它们身体整体上是透明的,不过在它们的身体上有着紫色的条纹(包括触手上),这让它看起来与其他的水母不同,甚至让它拥有了“最美水母”的称号。
不过,这种看起来非常美丽的水母可不是好惹的,它们的触手上布满了刺细胞,一旦遇到危险,这些刺细胞就会刺入对方体内,虽然刺细胞很小,但是一条触手上几百上千个刺细胞的叠加,让它们的威力剧增。
虽然紫纹海刺水母的攻击对人来说不足以致命,但是会产生强烈的刺痛感,在海中如果被其刺中,是很难再游上岸的。
写在最后在自然界中,虽然有毒的动物不一定美丽,但美丽的动物大多数是有毒的,这是因为通常美丽就意味着容易暴露,容易暴露是不利于生存的,所以这些动物必然会有防御的手段,最优的方案就是用毒了。
就像我们上面说到的荔蝽的幼虫,它看起来很漂亮,而且体型也不大,但实际上它是可以喷射具有腐蚀性毒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