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行军一天能走多少里?
在部队行军的军事术语中,一般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三类。
这三种行军的概念是有差别的,尤其是急行军和强行军,对于速度和距离的侧重有所不同,像题目中提及的急行军,就更多的是强调速度而并非距离,所以急行军一天并不能走多远。
对于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的概念,在此我们可以简单的了解下。
首先常行军就是很正常的行军,该行军的方式比较规律,基本就是行军时行军,到时间吃饭、休息、睡觉就遵从着进行。
而常行军要求的行军速度一般不超过5公里每小时,那么这样算下来一天也就走个40公里左右,相当于一个全马而已。
然后急行军比常行军要求高点,一般要求是跑步前进的,速度要保持在10公里每小时左右。
当然这样奔跑前行的方式不可能维持太久,毕竟人体体能是有极限的。
而普通士兵急行军一般也就要求走个2-3小时,因为再走下去他们的体能就会出现问题。
急行军一天可以进行两次,但中间必须留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补充体力。
而一次急行军按10公里的速度来算的话,就只能走个20-30公里,那么一天两次急行军最多也就是走50公里。
所以急行军主要强调的是速度,通常用于短途机动和中距离奔袭。
接着强行军才讲究的是距离和耐力,一般军队日行军到达50公里以上的距离,就算是强行军了。
强行军对速度没有太高的要求,体力好时可以加快脚步,累了可以走慢点,但就是要不停地走。
所以部队强行军要求在一天时间内走上个七八十公里很常见。
记得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113师为了截断美军撤退的后路,强行军奔袭三所里。
当时113师刚结束战斗,士兵们都比较疲惫,但得知有新的任务后,他们就再次打起精神整装出发。
在行军途中,他们穿敌区、不休息、吃饭也是边走边吃,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仅用了14个小时便穿插了72.5公里,到达三所里将美第9军的退路切断。
而113师如此的兵贵神速,也得到了彭老总的大声赞扬说:“这么快就到了三所里,一夜行军140里,奇迹!”而要说强行军一天最高的纪录,应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率兵在清风店战役中创造的。
当时杨得志率领一众疲惫的将士历经一天时间,连续奔袭了125公里赶到了清风店,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全歼了国民党罗历戎所部,为解放石家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就是三种行军的不同概念,可以看得出它们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但不管哪种方式,军人行军都是负重前行的,所以想要完成起来都不易,特别是我军在上世纪那种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创造出的多项行军纪录,现在回想起来不禁让人惊叹敬佩!目前随着武器装备的进步,多国在急行军和强行军的训练上已有所弱化,因为这样的训练虽然能锻炼士兵们的意志力,但现代化战争对于士兵这方面的能力需求已经越来越少了,并且这样的训练对于士兵身体的损害也较大。
而部队的长途奔袭可通过汽车、装甲车、运输机等交通方式快速进行,所以能用机械方式实现的,各国军队也不会再刻意要求士兵通过行军方式去完成,这样也是为了更好的保留士兵体力,让他们在战斗中有高效的发挥。
综上所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现代化战争就是通过速度来碾压速度的。
打仗哪种方式快肯定就是用哪种,至于靠人来急行军肯定是快不过机械运输的,所以长距离的急行军应该在未来的战场上会很少见到,5公里、10公里的急行军还会多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