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2022-08-21
2 阅读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回漠北草原。

脆弱的游牧经济不足以支撑忽必烈仿照中原汉制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因此蒙古草原迅速恢复到了成吉思汗统一之前那种诸部割据状态。

从那时起明朝与蒙古各部就断断续续打了两百多年的仗。

整个有明一代最大的外患其实就是蒙古,只有到了明末女真的威胁才超过了蒙古。

蒙古各部为什么要和明朝打两百多年的仗呢?

游牧经济有一个先天缺陷就是对农业地区物资的依赖。

从汉代的匈奴、唐代的突厥一直到明代的蒙古发动对中原王朝的战争都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掠夺物资。

说起来比较有意思的是明代的蒙古人每每南下中原攻城略地时总爱抢夺铁锅。

在我们的理念中铁锅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按说比铁锅更值得抢的东西多的是啊。

可为什么那时的蒙古人就这么喜欢铁锅呢?

话说在《正统临戎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后被瓦剌部的也先俘虏。

也先有一次曾对明英宗抱怨:“我们每次奏讨物件时你们都不愿给。

我去使者去买铁锅,可你们也不肯卖。

既然不愿好好谈,那么大家就一拍两散好了”。

也先的意思是自己曾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向明朝方面购买物资,可明朝方面拒绝提供物资才迫使自己不得不对明朝发动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也先重点谈到了铁锅这一物资。

也先对铁锅看得之重要已到了不惜发动战争的地步。

其实不光是瓦剌部的也先如此:整个有明一代蒙古各部南下劫掠几乎都会抢铁锅。

为什么蒙古各部的首领们都这么看重铁锅呢?

这主要是因为蒙古人自己造不了铁锅,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又确实需要铁锅。

铁锅在我们今天看来不算稀罕物,可在古代却着实很稀罕。

中国的铸铁技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萌芽的。

铁器取代青铜器最早是应用于农具方面,然后又逐渐被应用于兵器,最后才被应用于炊具。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可以看出直到秦代仍是以青铜兵器为主,直到汉代铁制兵器才真正开始逐渐普及开来。

像铁锅这种铁制炊具在历史上的出现比铁制兵器更晚: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首次详细记载了用铁锅炒菜这种烹饪方式。

在此之前中国人的饮食烹饪方式主要是炖煮。

铁锅在南北朝时期还是一种只有大户人家才用得起的稀罕物,直到两宋时期随着中国炼铁技术的大幅度进步才真正使铁锅走入了千家万户。

换句话说中原汉人真正大规模掌握铁锅冶炼技术也不过是从两宋时期开始的。

可这时的蒙古人才刚从原始氏族部落状态发展起来:那时蒙古人的生活主要就是靠游牧与劫掠,而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入主中原时铁锅冶炼技艺对汉族工匠都还是一门稀罕的手艺,那么生活状态更为原始的蒙古人自然无法掌握这样一种在那个年代属于高精尖的技艺。

本来蒙古人在草原时祖祖辈辈都没用过铁锅也就算了,可入主中原以后蒙古人开始大量雇佣汉族工匠为自己生产器物。

铁锅就这样走入了蒙古人的生活,而且还深刻改变了蒙古人既往的生活模式。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前吃饭主要是用篝火把食物烤熟。

当铁锅进入蒙古人的生活后烹饪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

等到蒙古人重新退回草原以后就发现没了铁锅的生活是真不方便。

当年蒙古人在中原作为统治者当然不会去学手艺当工匠,而是雇佣汉族工匠帮他们制作需要的器物。

这就导致蒙古人始终没能掌握中原汉人的手工技艺。

游牧为生的蒙古人回到草原后发现自己需要的很多东西都造不了。

在蒙古人需要而又自己无法制作的器物中铁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影响比较大的。

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蒙古人还缺乏必要的燃料。

蒙古草原本来是不缺铁矿资源的,但炼铁除了需要铁矿原料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燃料。

在煤制焦炭出现之前只能用木材制成的木炭作为冶炼燃料,所以只能用木材制成的木炭作为冶炼燃料。

换句话说如果没充足的森林资源是很难发展冶铁业的。

蒙古的植被类型是以草原为主,只有在与东部的兴安岭一带才分布有比较广袤的森林,而这一带事实上已处于蒙古与女真势力的分界线。

总的来看蒙古人的生活环境缺乏大面积的森林。

这也就意味着缺乏足够的冶铁燃料。

技术和燃料的缺乏限制了金属冶炼产业在蒙古草原的发展。

直到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蒙古族才逐渐学会了如何制作铁锅,而那时统治中原的王朝已由明朝变成了清朝。

明朝时期蒙古家庭为女儿选择丈夫时丈母娘通常要先问男方一句:“家里有铁锅没?

”这就像我们今天问家里有没有房一样。

由此可见当时蒙古人对铁锅的看重程度。

蒙古人如此看重铁锅,可他们自己又造不了,所以就只能通过与明朝的贸易来获得。

这时的蒙古人已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而用铁锅加工乳、肉、茶之类的食品已成为蒙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没能掌握冶铁技术的蒙古人也曾尝试用陶锅代替铁锅。

可蒙古人作为游牧民族是需要经常迁徙的,而不结实的陶锅很容易在迁徙过程中被打碎。

显然铁锅对时常四处迁徙的蒙古人而言才是最好的炊具。

蒙古人与西域国家也有通商,但西域商人带来的多是奇珍异宝。

像铁锅这种利润加之不大高的商品只能从明朝获得。

其实除了蒙古人之外女真人、朝鲜人、日本人等周边民族也都只能从明朝获得铁锅。

事实上铁锅在当时是明朝对外出口的重要创汇产品:当时日本人买锅是用一两白银买一口,女真人则是拿装满锅的貂皮来换。

明朝不仅靠对外出口铁锅赚取利,而且把这作为一种外交博弈的战略物资。

如今有些国家对与自己不友好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而当年的明朝则常针对不友好国家实行铁锅禁运。

从也先那番说辞中可以看出明朝曾长期禁止向瓦剌部出口铁锅。

整个有明一代与蒙古各部的关系是好是坏。

明朝常用禁止出口锅、盐、茶等战略物资作为打击蒙古部落的一种贸易和外交手段。

只要明朝方面一禁运就导致蒙古各部生活出现很大的不便。

这时蒙古各部往往就会选择南下掠夺自己所需要的物资。

其实明朝还有一种担心就是怀疑蒙古人会回收铁锅熔化后锻造兵器,不过从目前现有的史料中从未发现蒙古人这么做过。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