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为何不传位赵元佐的子孙要传位给赵宗实呢?

2022-08-22
3 阅读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北宋第四位皇帝,个人认为是两宋时代最杰出的帝王.可惜这位仁宗皇帝子嗣不旺,在位42年,没有男丁留下(全部早夭)。

在他最后的时光,选择了太宗重孙、商恭靖王赵元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13子——赵宗实,也就是后来的英宗赵曙。

历史证明这是个错误的选择,好在赵曙在位时间不长,继位后神宗皇帝也算不错。

不过有朋友不解,为何选择这位赵宗实?

为何不选择太宗长子赵元佐一脉呢?

我就来简单说说吧。

不选择赵元佐一脉的原因。

一是赵元佐的政治生涯早已终结自从所谓的“烛影斧声”后,北宋帝系到了太宗赵光义一脉。

而赵光义原本的接班人就是长子赵元佐。

但这位太子却同情叔叔赵廷美,引致父亲不满,结果自己还犯了疯病,被废为庶人。

至此,赵元佐这一支算是被终结了政治生涯,因为没人敢讲废太子一脉重新变为正统,毕竟这是祖宗的决定!二是考虑到遗传问题老赵家似乎有着某种遗传病。

太祖赵匡胤的儿子就有疯掉的,太宗一脉也有这种情况,这就要考虑一下了。

赵元佐的疯病会不会遗传到后代?

谁也不想让帝国的继承人有着成为神经病的危险吧!三是考虑到年龄的问题如果选择赵祯的接班人,那就必须是他的下一辈。

如果看赵元佐一脉,那就的是其孙子辈了。

赵元佐的孙子倒是不少,有十多位之多。

不过他们的年龄却成了问题。

由于资料缺失,很多人的年龄不可考,但从现存的资料来看,赵元佐的孙子中有一位叫做赵宗颜的,算是比较小的,但他的出生年年份是公元1008年。

也就是说,这位按辈分是赵祯的子侄,但比他还大了两岁,那么其他的孙子年龄大家可想而知。

综上,赵祯已经无法选择赵元佐这一支了。

那么为何是赵元汾这一支呢?

一是按顺序排列我国古代的宗法制是十分严格的,皇帝继承顺序也是这样。

在同等条件下,一般都是按顺序来的。

太宗长子赵元佐一脉被否定后,接着就是赵元僖了,可惜他早逝,没有直系后代留下,只有过继的子孙,自然也被淘汰。

之后就是真宗赵恒,然后就是第四子赵元汾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宗法制。

在看赵元汾这支,他有三子,长子赵允宁继承爵位,次子早夭,第三子就是赵允让了,所以赵祯的继承人就从赵允让这支选择了。

二是后宫抚养的名分这位赵允让在早年间也被选入宫中当做赵恒的继承人,直到赵祯出生后,他才被送回了王府。

他的儿子赵宗实也在四岁的时候进皇宫生活,因为仁宗的头生儿子早死;八岁的时候被退还王府,因为仁宗生出了第二个儿子。

所以父子俩都曾经当过备胎。

后来赵祯彻底没了儿子命,就再次将赵宗实列为继承人。

三是遗传基因北宋的前几位皇帝子嗣都不旺盛,但这位赵允让却生了一大堆,儿子就有二十八个!而当时还未继位的赵宗实就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考虑到帝国未来的继承问题,这一支确实比较合适。

当然,赵允让这一支成了帝系后,似乎生育率也没有那么高了,呵呵。

这当然是后话了。

历史证明,这位赵宗实不是一个好皇帝,刚当上皇帝就开始生病,为人也是不怎么样。

套用当年明月的话,那就是既不是好皇帝,也不是好人。

在位四年,一支就没怎么清醒过,政治守旧,不思改革,但与辽,西夏没有发生战争。

“英宗”这个庙号看起来真不是什么好庙号。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