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会让一个猴子去看管蟠桃?

2022-08-22
4 阅读

这是玉皇大帝与如来佛祖合谋,整治西王母的一大狠招。

《西游记》中,除了孙悟空看管蟠桃、大闹蟠桃会之外,猪八戒(天蓬元帅)在蟠桃会上假装醉酒调戏嫦娥,沙僧(卷帘大将)打碎玻璃盏,都是在“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其实是在大闹蟠桃会,就是如来佛祖串通玉皇大帝搞的鬼。

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凌霄宝殿为何写成了“灵霄宝殿”玉皇大帝所管辖的天庭,是道家的世界。

以《西游记》开篇所云,先有道家世界,然后才有佛界的四大部洲。

玉皇大帝是道家天庭的老大,所居住的宫殿应当是“皇极凌霄殿”,也就是凌霄宝殿。

但是,《西游记》中,却把“皇极凌霄殿”写成了“灵霄宝殿”。

灵,在《西游记》中指的是灵山,也就是灵鹫山,是佛门圣地,如来佛祖修行之所。

第九十八回书中,极尽笔墨大写特写灵山。

书中说,灵山是“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

灵山是霄汉中的灵山,佛祖所在的佛殿,当然就是“灵霄宝殿”了。

难道说,如来佛祖早就占据了道家天庭,他就是玉皇大帝吗?

如来佛祖不是玉皇大帝,但他却是“齐天大圣”,是真正与玉皇大帝分庭抗礼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佛祖之心,挂名“齐天大圣”,有名无实。

沙僧是佛祖的一世真身,流沙河大战猪八戒时,沙僧说自己:“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尊,指的是大天尊,佛道两界都有天尊,佛祖称玉皇大帝是大天尊,自己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是“灵霄宝殿”中的尊上,上,就是皇帝。

所以,沙僧才是真正的齐天大圣,而沙僧又是佛祖的一世真身,表征了“老子化胡为佛”时期的释迦摩尼。

第九十八回中,唐僧才来到灵山,但是,灵山早就出现在前面的故事之中了。

首先,花果山就是灵山。

这座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道家开辟鸿蒙时所造。

山顶上的巨石,其实就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

这块巨石经历日精月华,遂有“通灵”之意。

水帘洞中有一副对联,写的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天都被搬到洞中了。

福地,也就是佛地。

唐僧来到灵山时,书中说“果然灵山佛地”。

唐僧沐浴洗去尘垢,“好登佛地”。

玉真观金顶大仙给唐僧指看灵鹫峰,说道:“圣僧,你与大圣、天蓬、卷帘四位,已此到于福地,望见灵山,我回去也”。

灵山既是佛地,也是福地,花果山其实就是灵山。

孙悟空云游四大部洲,来到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这里也是灵山佛地,灵山福地。

书中以孙猴子的视角写菩提老祖所居之山:“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灵福地,就是灵山佛地,“灵台方寸山”就是灵山。

而灵福地,则又暗伏了猪八戒与卵二姐过日子的福陵山,福陵山也是佛灵山。

所以,无论悟空、悟能、悟净,都是灵山之心,“悟”就是吾心,佛祖之心,或者说是灵山之心。

这几人大闹天宫,岂不就是如来佛祖与大天尊联手“安天”,压倒了西王母吗?

所以,孙猴子看管蟠桃园就是齐天大圣大闹蟠桃会的前兆,或者是一个局。

菩提老祖教化孙猴子吃桃石猴从灵山来到灵山,是佛祖修行过程的另写,也是佛祖在自练心魔。

菩提老祖其实就是如来佛祖,居住在灵山福地。

书中有诗专赞菩提老祖,开头两句就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大觉金仙,出自《宋史·徽宗本纪》,说的是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诏书中规定:“佛改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

《西游记》中的佛,指的就是如来佛祖,也就是释迦摩尼佛。

因为是“老子化胡为佛”,佛祖也是先学道再创立了佛教(浮屠教)。

观音大士并非因佛门得名,而是宋徽宗“敕封”的。

释迦摩尼在西方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就是“西方妙相祖菩提”。

所以,孙悟空的师父就是如来佛祖。

孙悟空来到灵山,菩提老祖并不急于传授本事,而是训练猴子吃桃,为日后大闹蟠桃园、捣毁蟠桃会做准备。

书中说,孙悟空在三星洞中不知不觉过了六七年。

这天,听菩提老祖开讲大道,孙悟空喜得抓耳挠腮,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菩提老祖问他乐什么,猴子答道:“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

菩提老祖说,“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

”孙猴子说:“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菩提老祖听后,一定是十分高兴而且暗中大喜的,便告诉孙悟空:“那山唤名烂桃山。

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

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

”吃了七年桃,把一座桃山都吃成烂桃山,对付西王母的蟠桃园已然绰绰有余了。

故而,孙悟空入了道,听得懂妙音。

这“妙音”,恐怕就是得到某种信息,孙悟空的记忆中就得见桃就吃了。

菩提老祖,也就是如来佛祖十分欣喜,自己化出的心魔已经修炼成吃桃高手,接下来,就得传授道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的本事了。

孙悟空吃桃,就是如来佛祖教化的,其目标便是看管蟠桃园、大闹蟠桃会。

那么,佛祖为何要联手玉皇大帝对付西王母呢?

佛道合一,联手对抗西王母《西游记》中有三大长生不老食品品牌:蟠桃、唐僧肉、人参果,唐僧肉谁也吃不到,人参果很难吃到,唯独西王母的蟠桃可谓泛滥成灾,是个神仙都能享用,而且经常搞蟠桃会。

唐僧只有一个,人参果只有一颗树,西王母的蟠桃园竟然有三千六百株蟠桃树,不知可以“培养”多少神仙。

西王母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道教创立以后,西王母被纳入神系,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

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入天庭,是“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

然而,《西游记》中的王母却没有这么高的道行,或者说,吴承恩笔下的西王母是经过弱化改造的西王母。

《西游记》中的王母娘娘更多地是采用《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中的传说,把王母写成了太阴精,也就是孙悟空大闹天竺国时,前来收服玉兔精的嫦娥。

孙悟空大战玉兔精,嫦娥忽然下界,孙悟空便大叫“老太阴”。

这也是猪八戒调戏嫦娥,遭到严厉惩罚的原因所在。

西王母,更是扣住了《西游记》的书名,她所代表的是另一支西教,这支西教也是在大唐时期东渐来到“东土”的。

所以,“老太阴”的手下卵二姐便在福陵山招猪八戒做了倒门猃。

福陵,即弗菻,也是《大唐西域记》中提到的西方诸国之\"拂懔\"。

玄奘西天拜佛求经一百多年之后,唐建中二年(781)吐火罗人伊斯出资,在长安义宁坊大秦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此时,景教已经传人大唐多年了。

《西游记》中,唐僧一行过火焰山,遭遇罗刹公主,应当是这段宗教历史的隐写。

如来佛祖在《西游记》中唯一没有斗过的妖精是蝎子精,这个妖精混进雷音寺听佛祖讲经,佛祖推了她一把,蝎子精便以钩子蜇伤了佛祖左手中拇指。

如此,如来佛祖便不能打佛印了。

蝎子精尾巴上的钩子叫做马钳毒,与罗刹女一起,就是“罗马”。

《西游记》最早的刻本是万历二十年的“世德堂本”,万历十年时,罗马教廷派利玛窦从肇庆进入中原。

利玛窦入境之时,就自称是天竺国僧人。

因此,《西游记》中隐藏“罗马”二字不足为奇,而且,“弗菻”指的就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南明时期,永历皇后在危难之时,曾经派出使臣向罗马教廷求救,这就证明大明早就与罗马教廷有关系了。

西王母在天庭大量培养神仙,以蟠桃会笼络诸神,岂不是与玉皇大帝争夺地盘?

此时,佛法要东渐,两大天尊便联手导演了大闹天宫。

孙悟空打头阵,破坏蟠桃园,猪悟能乘醉戏嫦娥,沙悟净打碎玻璃盏,西王母终于缴械投降,“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奉献”。

至此,玉帝、佛祖“安天”成功,东西各教皆大欢喜。

《西游记》讲的就是明代思想启蒙时期西学东渐这样的主题,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任何外来宗教都要自觉然后觉他,才能融入本土。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