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企众多,为何不敌一个“外来者”立顿?
中国七万茶企不及英国一家立顿,这令中国茶叶企业汗颜至今,“立顿”是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其生产成本低,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中国茶叶的千亿市场里,并不缺乏好产品,但是却挑不出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好品牌。
“有品类,无品牌”的状况一直是困扰中国茶企最大的难题。
如何打破这个局面,形成中国茶叶市场具备竞争力的品牌,是整个产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而通过资本运作,进行规范化和规模化的推动是企业成长的重要一步。
但是“小散乱”状态的中国茶企,如何获得资本的青睐,亦是一个天然存在的难题。
中国人的喝茶历史长达千年,至今,国内茶叶市场3000亿元,但在国内A股市场,却未有一家上市公司,业内甚至有一种说法,中国七万家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
归根到底还是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问题,“国内散装茶,一天一个样,生产者不知道自己要产什么,销售者不知道自己在卖什么,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在消费什么。
”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对记者表示,茶叶的市场很大,但企业没有标准化、爆款的思维,如果大家要买铁观音时,能想到一个品牌,铁观音的消费都往这个品牌上集中,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
据Wind数据,2014年精制茶行业收入达到1669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速35.81%,茶叶产量达到 244万吨,近十年复合增速18.62%。
虽然近两年来国内消费环境的变化,行业产量和收入增速均有放缓,但收入增速仍可保持在10%之上。
其实,茶叶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有业内人士指出,整个行业的规模超过千亿。
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精制茶行业收入1669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速35.81%,茶叶产量达到244万吨,近十年复合增速18.62%。
虽然近两年来国内消费环境的变化,行业产量和收入增速均有放缓,但收入增速仍可保持在10%之上。
早在2012年,福建安溪铁观音就披露了IPO申报稿,希望成为A股第一家上市公司,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折戟。
目前,只有天福、龙润茶两家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国内A股市场至今还没有一家茶企。
随着新三板开放,才有包括谢裕大、恒福茶业、湖南黑美人等数家茶业“取道”新三板寻觅资本融资。
不过,即使算上已在新三板挂牌的茶企,上市茶企数量依然没有超过10家,而且规模依然有限。
以目前已公开披露规模最大的天福控股为例,2014财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6.89亿元,近日,国内第二大品牌茶企八马也在新三板挂牌,其2014年收入3.94亿元。
王文礼估计,品牌茶企在行业中的占比不超过 10%。
可见行业集中度非常低。
前路漫漫,为什么国内的茶企都无法像立顿一样,放在超市的货架上就能卖,而是需要专门在超市中僻出一块,做专门店、品牌店,归根到底,还是中国茶企的品牌力不够,放在开放式的货架上,消费者根本就不会选择,品牌化的路还有很长。
但总有一天,这种现状会有所改变。
在专业市场领域有丰富策划、招商、销售、运营与电商经验的商岸表示,在这个超过千亿规模的行业里,结合电商是突破困境的首选之路,是踏上上市之路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