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下象棋,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吗?
掌握好度,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好处。
变聪明则未必。
我是有30年棋龄的象棋人,对这事有发言权。
下象棋,分孩子、成人、老人。
第一,孩子下棋首先明确一点,对孩子来说,下棋不会从根本上提升智商,因为智商大半来自遗传。
但无论何种智商,下象棋都会在原有智商的基础上改善思维品质。
譬如孩子在下棋中,有利于学会统筹,细心,以及对磨练意志,挫折教育等非智力因素都有好处。
第二,成人下棋对成人,我见过两种象棋人。
我的棋友中,有身家过亿的大老板,在价值数千万的豪宅里约棋友下棋。
他的意思,偶尔下下棋,一则有助于“换换脑子”。
二则象棋中士、相、车、马、炮、兵,各种“能力”和“优缺点”不同的棋子的配合运用,发挥最佳的综合效能,对他用人特别有启发。
他的感悟是从象棋的子力搭配中体会出用人“扬长避短”、“长短搭配”的好处。
譬如两个“叫驴”尽量别放在一起搭配工作,否则易发生冲突和内耗。
反之“叫驴配老蔫”,既能发挥“叫驴”的闯劲,也能发挥“老蔫”冷静、发现问题的细心,替“叫驴”兜底 ,减少失误。
效率会提升不少。
另一种成年的象棋人就等而下之了。
类似酒瘾,烟瘾,赌瘾,实际上是一种“棋瘾”。
他并不能从棋中悟道,实际是沉溺于象棋的“瘾君子”,没有任何神圣感可言。
他或许在现实生活中过的极其失败,但因为他在“棋瘾”中多少学到一点象棋技巧,比没钻研过的人技术高,下败别人,使他有一种“智力高人一等”的错觉,或者说他只能从象棋中获得“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种虚妄的成功感,越来越缺乏现实感。
在现实中的处处碰壁,又促使他重新沉沦到象棋中寻找存在感,结果在现实中更加失败。
玩物丧志,恶性循环,直到穷困潦倒。
这种人不在少数。
第三,老人下棋有充分证据证明,老人适当下棋能够延年益寿,预防老年痴呆。
但也有一种下棋成瘾的老人。
无论寒暑,早出晚归,从天蒙蒙亮下到路灯亮起,一坐一天,这就过了,非常损害健康。
@禾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