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下黑山羊,准备养殖,大家有哪些建议?
黑山羊是我国重要畜种之一。
相对于其他品种来说,黑山羊具有生长发育速度快、便于管理、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采取放养形式,以天然的绿色植物为食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养殖产品品质,也可以大大降低养殖成本投入,从而确保养殖效益持续增加。
在放养过程中,需要养殖者结合黑山羊生长环境,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实现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养殖环境从黑山羊生长习性来看,它适宜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存。
如果饲养环境过于潮湿就会引发各种疫病。
养殖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羊舍进行全面打扫和彻底消毒。
羊舍要尽可能选择在地势稍高、通风向阳的区域,同时也要保证良好的排水设施。
南方地区雨季降水量较大,尤其是在夏季多雨天气务必确保羊舍不会有大量雨水聚积。
羊舍屋顶也要合理设计,确保能抵御降雨造成的冲积。
建设完成后还要定期进行维护管理,如果出现漏水则要第一时间进行修复[1]。
此外,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还需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确保羊舍温度恒定,一般将温度保持在 21℃左右。
喂养饲料放养的黑山羊以天然优质牧草为主要食物。
一定要保证牧草区环境无污染。
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身体发育需要,科学合理补饲。
要精心配制配种期的山羊饲料,确保摄入的营养均衡全面,可以添加适量的鱼粉、鸡蛋等动物性蛋白。
适当增加休情期山羊的运动量,加快饲料营养的吸收转化率。
在产后山羊饲料中适当添加精料,提升营养水平,帮助山羊快速恢复。
在哺乳期,要将提升消化性能作为重点来抓。
饲喂品质较高的干草和苜蓿,帮助山羊正常产奶哺乳。
除此之外,依据羔羊生长发育情况,要确保母乳喂养充足。
2~3 周龄山羊可以添加少量的新鲜牧草,并且引导羔羊舔舐深加工后的精饲料,确保身体发育正常,在长至 7~8 周龄后根据羔羊长势分批次进行断奶,同时配合牧草喂养和母乳,直至完全断奶,羔羊可以直接进食优质牧草。
放养和圈养结合放养可以增加黑山羊的运动量,加快营养物质的转化速度,从而提高羊肉品质,而且也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几率。
而圈养的科学化管理可以保证山羊有充足的营养饲料摄入,使喂养更加科学规律。
可以将放养和圈养进行有机结合[2]。
在多雨季节和冬季低温时节进行圈养,在其他时节进行放养。
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圈养养殖时,务必要改善养殖条件,保证空气清洁无污染,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扫和消毒,消灭潜在的病原体,保证黑山羊健康成长。
定期对黑山羊进行放养活动,增加运动量,并对羊群进行雌雄分群管理,保证成年公羊有充足的活动量,为其提供相应的活动区域。
疫病防治消毒在放养时做要好消毒工作,提升消毒范围和强度,减少病原数量。
要定期对羊舍地面进行消毒,并重点对饲料槽、水槽、墙面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可以将来苏尔和过氧乙酸溶液混合配制成消毒药水,既能保证效果,又不会对黑山羊健康造成危害。
免疫要结合养殖场周边疫病情况和黑山羊身体发育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并加以落实。
在春季免疫羊五联苗,在秋季发情交配时节接种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和口蹄疫疫苗。
此外,还要根据黑山羊生长情况,间隔 2~3 个月进行 1 次驱虫。
夏季温湿度较高时可以缩短驱虫周期。
杂交杂交技术是优化动物品种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提升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二元、三元杂交方式,实现良种黑山羊和育肥羊杂交,培育出各方面条件优越的下一代黑山羊,从而提升养殖效益,这也是生态养殖技术体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