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国学越来越被吹捧,何为国学?作为中国人,那么值不值得学?

2022-08-23
2 阅读

作为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环境里,当然值得学习国学(当然要学国学中有用的学问)。

打个比方,我们犹如新生儿,国学犹如母亲的乳,婴儿需不需要母亲的乳?

当然需要。

我这里所说的国学,或者说,所谓国学,一句话,凡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有家国情怀有立德树人有昂扬向上、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中国文化,均是国学。

或言:国学者,有利于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学问,有利于民族身心健康的学问,有利于国泰民安,风清气正的文化学问,都是国学文化。

还可以如此言之,国学国学,大前提是国家文脉延续,永远昌盛,国富民强,上下和谐共生,君民、臣民(官民)共命运共美德品质的文化,就是国学文化。

比如孔子的“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仁者爱人”。

比如儒家提倡的做人要“温、良、恭、俭、让”。

比如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民如子”。

比如佛家的“慈悲”。

比如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

比如墨家的“兼爱”。

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比如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比如“天下为公”,比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厚德载物,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到了近现代,比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服务”等思想文化,亦为国学。

以上列举之范畴,都是国学。

国学者,有利于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学问,有利于民族身心健康的学问,有利于繁荣昌盛的学问,有利于道德教化的学问,都是国学文化。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