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字如其人吗?秦桧的字不就写的很好吗?

2022-08-23
2 阅读

所谓字如其人之说,是指在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里,字体的间架结构与笔划律动是受控于书法家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驱动;它与人的性情有着直接的关系,包括性格、个性、心态、气质、格局等,与人的道德品质无关,其为人处事,或严谨持重、或狂放不羁、或豁达开朗,在书法日益增量的书写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注入,这种改变常常是书写者在撰写自己的诗文、歌赋,闲文记叙中得到情感上的释放而成就了书法的风格变革,与正儿八经的官宣、奏章书体有着本质的不同。

别说秦桧的字写的好,古代一般文人、官员的书法个个都写的好,他们书法多半中规中矩,笔意娴熟,拘谨内敛,散淡轻巧,圆滑油腻;在当时一手好字是证明你的学养深厚的外在体现,是与人交流的重要媒介,他们只是没有突破自己的书法格局与法度而不能成为书法大家。

从古代文人墨客中流传下来的行书佳作都是“文稿”或“诗稿”,是他们在书写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处在一个特殊的情境之下。

譬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一众骚客聚在一起唱和诗文、饮酒赋诗,写出了不少好作品,合称为《兰亭诗》。

大家公推由王羲之写一篇序言,记录当时的情况。

王羲之趁着酒劲挥毫泼墨,洋洋洒洒一蹴而就,它是酒后失去严谨持重的书写行为的呈现。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他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

《寒食帖》是苏轼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

表达自己惆怅孤独的心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寒食帖》即为其诗稿,随手写就,遂成经典。

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其共同特点就是书写者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感与随性自由的生活情操和态度。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