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漂上鱼和黑漂上鱼有什么区别?

2022-08-23
2 阅读

抛砖引玉,相互交流,不喜勿喷。

顶漂和黑漂是钓鱼活动中最常见的两种漂相。

同时也是中鱼率较高的两种。

由于所钓的鱼种不同,出现的漂相也不尽相同。

拿我们常钓的鲫鱼、鲤鱼、草鱼而言,顶漂多出现在鲫鱼 ,黑漂在多数鱼种都会出现。

先说说顶漂。

顶漂一般也叫送漂。

从鲫鱼进食过程分析:鲫鱼在水下发现饵料,轻轻吸,此时漂发生微微晃动或轻微下顿。

将饵料吸食进嘴,此时浮漂出现下顿。

将饵料含在口中抬头向上方游动,此时漂相就呈现上升。

如果鲫鱼游动幅度小,则上升两到三目,叩叫小送漂;上升幅度大,浮漂甚至会出现躺平状态,叫大顶漂。

当然,其他鱼种偶尔也会出现这种状态。

一般情况,鲫鱼个体小,吃食猛,顶漂速度快,个别出现浮漂躺平情况。

如果鲫鱼个体大,顶漂一般很稳,缓慢上升。

两种情况提竿均可中鱼。

在钓鲫鱼时,一般常见的调漂方式为调高钓低。

鲫鱼个体小时,可调四目或以下,钓两目左右。

鲫鱼个体较大时,调六目左右,钓三目左右。

主要考虑到饵料大小,自重不同。

这样可以提高中鱼率。

如果用的是活饵,如红虫、蚯蚓则无所谓,只要一钩悬浮一钩躺底即可。

甚至野钓鲫鱼时可以用七星漂,短子线,铅坠躺底。

钓友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再说说黑漂。

黑漂一般也叫沉漂,是浮漂下顿的持续动作,是钓鱼人最想看到,也是中鱼率最高的漂相之一。

多数鱼种都会出现这种漂相。

黑漂从鱼进食过程来分析,鱼儿在发现饵料后,先是轻轻试探,浮漂出现晃动或上下浮动;然后将饵料吸食进嘴,浮漂出现下顿口;再将饵料含嘴里,向前方游动,这时鱼带走水线,浮漂沉入水中,出现黑漂。

拿鲤鱼来说,天性胆小谨慎,进食时试探比较多。

鲤鱼喜欢在水底拱食,将饵料吸食进嘴,然后含在嘴里原地不动,如果没有危险才会慢慢游走。

所以垂钓鲤鱼时多数会出现下顿口,鱼个体越大下顿越稳,幅度越小。

个体越小,下顿幅度越大,黑漂越容易出现。

所以在以悬坠钓为主的今天,在钓鱼时一般主抓有力的下顿,而不会等黑漂。

当然,如果我们采用传统钓法,用短子线,钓跑铅,由于鱼进食时,没有铅坠的阻力,就容易出现黑漂现象。

有时黑漂提竿不种鱼,可能是鱼蹭线所致,也有可能小鱼闹腾,一定要根据现场判断。

草鱼也是会经常出现黑漂。

但草鱼的黑漂也有所不同。

由于草鱼的摄食习性,经常会出现先移漂再黑漂现象。

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浮漂斜着沉入水底。

这是钓草鱼时最有可能中鱼的漂相。

钓无定法。

无论是顶漂还是黑漂,说到底都是鱼儿进食后,打破浮漂平衡,浮漂做出的反映。

读懂漂相,就是读懂鱼儿进食。

这里是正在老去的八零后,一位业余爱好者。

共钓共勉。

愿每一位钓鱼人都趁兴而去高兴而归。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