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了,社保是自己买还是挂靠公司好呢?
辞职后,如果短期内不打算继续工作,那么涉及社保继续缴费的问题,到底是自己买好,还是挂靠公司好呢?
分别有哪些弊端?
一、以个人灵活就业方式缴纳。
这种一般在户籍所在地购买,但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放外地户籍购买了,毕竟现在外卖员、网约车这种灵活就业的形式很多。
可以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且可以在规定范围内选择缴纳基数。
但缺点就是没有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另外,缴费比例大概是20%,全部由个人承担。
但只有大约8%进入个人账户,这部分属于自己,剩余12%进入社保统筹账户,不属于自己。
所以,这种方式缴纳社保要承担的成本压力还是挺大的。
但在养老和医疗待遇上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二、挂靠公司的方式缴纳社保挂靠公司可以缴纳完整的社保五险,本来如果是在公司上班,公司和员工各承担一部分,公司承担的计入社保统筹账户,个人承担的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这种比灵活就业名义要好很多,个人负担也小很多。
但如果是辞职后找公司挂靠,就无法这样了,本该公司的承担的费用,肯定要你承担,甚至还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毕竟你是找人家帮忙。
这样算下来,承担的成本比灵活就业要高一些。
这种方式的优势就是如果后续找到新工作时,社保可以完整的一直是企业职工社保,而且有完整的五险记录。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不合法的,一般临时对付个把月还可以,但长期风险很大,因此现在社保划归税务统筹。
因为没有劳动关系,一旦被社保部门查出,可能会导致这段期间的社保无效,到时候自己得不偿失。
如果在这期间享受了社保待遇,可能有骗保的嫌疑。
这些都是有实际案例的。
如果真的想挂靠公司,最好就是正常建立劳动关系,并且正常发放工资和申报个税,这些记录保持一致,才比较有保障。
至于操作层面,可以和公司协商,无外乎就有这部分钱的周转问题。
三、缴纳城镇居民社保。
这种一般需要在户籍所在地,如果户籍和工作所在地不一致,那就没办法了。
而且这种方式,缴纳的费用相对少一点,当然,相应的社保待遇也会低一点。
但凡有办法,不建议这种方式。
总的来说,正常上班通过公司缴纳社保是最划算的,如果实在没办法,原则上挂靠公司比较好一点,但要注意工资发放记录、个税社保记录、社保缴费记录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