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三四线城市有些人买房花100万愿意,但是在装修的时候,多花一万块都不愿意?
不要买三四线城市,不要买三四线城市,不要买三四线城市,重要事情说三遍,真不值得!曾经在三四线城市住过,也在一二线城市生活过,两类城市的生活经验、居住体验,简直就是不在一个次元。
就拿生活消费方面的餐饮来说,在一二线都烂大街的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已经算得上三四线城市的天花板了,而一二线城市拥有的吉野家、星巴克、西贝、海底捞等,三四线的人,基本上听都没听说过。
一样的道理,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其实也是和城市的产业等级、档次相匹配的。
之所以有人宁可花100万在三四线城市买房,那是妥妥的刚需,一锤子买卖,完全就是买一个生存空间,有的还是掏空了亲戚朋友6个钱包凑的全款买房。
很多人其实是不指望房价涨多高增值多少的,三四线的购房人,对于房产在资产方面的表现,普遍而言,期待值都比较低,因为他们没见过一二线城市翻番升值的景象,没见过,所以不相信,也就不指望。
1、三四线房产本身含金量有限三四线的楼盘,顶多也就是个碧桂园、恒大等算得上顶尖品牌了,很多还是本土地头蛇开发商,其他的国内top10的品牌,比如像华润、融创、中海、龙湖、招商蛇口等,大概率不会下沉到三四线这种市场。
所以,楼盘质量、物业服务质量,可想而知,居住体验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房产而言,更多的侧重于居住属性,而非资产属性。
2、装修的沉没成本高三四线城市的房产装修,很多基本上都谈不上啥设计,全屋定制啥的都少见,就算有,很多也是被一二线城市淘汰下来的、三四流的经销商,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都是一二线城市的降档层次。
而且,三四线城市很少一线品牌的家装品牌,比如说要做个系统门窗,三四线城市不可能有德国旭格、日本YYK等品牌旗舰店,很多都是国内的小厂小品牌。
在装修材料方面,很多都是花了和一二线差不多的价钱,但是享受不到更好的品质,花钱装修的边际成本相对更低。
三四线花20万装修,和一二线花20万装修,效果完全就是不能相提并论,反而是一二线城市的装修企业、设计师、材料供应商更加齐全、竞争更加激烈,性价比更高。
所以,如果在三四线一套本身就不那么值钱的房产上,再投入高额装修费,那么沉没成本是很高的,还不如努力攒钱下来,置换到一二线的房产,实现阶层跃升。
3、存量房市场体量、需求有限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基本都不太贵,很多人都会有“新房情结”,对于二手房几乎是不闻不问的,就算家庭要买2套房,也未必需要卖出现有的房产作为置换,而是直接购买新房。
这就导致了,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规模、体量和需求都十分有限,有的城市甚至没有像样的二手房中介机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相当严重。
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很多都是靠熟人圈子、亲戚朋友各种内推,二手房存量市场不像一二线城市那么规范、透明,所以,交易的量价都不显著。
所以,三四线城市的房产,装修得越贵,将来转手、流通性就越低。
如果只是简单装修,将来卖出的时候,适当割点肉降点价,很可能还稍微能吸引个别买家,但是如果装修昂贵,最后卖出去,很可能这笔装修费用都是要白搭进去的,得不偿失。
综合上述几大原因,三四线城市的业主,不愿意投入高额成本在房产装修上,也就可以理解了,人之常情,都是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