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以后,小升初你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在外面报班而后悔?

2022-08-24
6 阅读

谢邀,我有靠谱的答案!以我做家长的经验,我会说“NO”先说我一个朋友的故事,他的孩子和我家孩子同岁,我们以前经常在聊天的时候也常聊到孩子,那时候的他每次后很自豪,说他家孩子周末忙的很,要上四五个班。

而我呢,则给孩子一个班都没有报。

因为这个,他当时视我为怪咖,怎么能给孩子不报班呢,简直不可思议。

我的主张是小学阶段,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比报班更重要。

让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充分地释放自己的天性,想看书就看书,想动手就动手,想思考就思考。

充分地释放孩子的天性,才能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更多的兴趣,也能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六年之后,我这个朋友有一天给我抱怨,说自己的孩子现在出现了厌学的状况。

每天不想做作业,提起看书就头疼,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

仔细了解之后,才发现他家孩子早在四五年级就已经开始出现类似的状况,只是当时他们强力的压制下,孩子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这种状况在六年级下半学期爆发了,让他头疼而又无可奈何。

据他说孩子小学阶段他的课外投入差不多二十万左右,这下是彻底打水漂了。

虽然朋友这个例子有些特殊,甚至有些极端。

但的确我身边很多人给孩子报班了之后,并不见得孩子的成绩真的就能进步多少,反倒有些揠苗助长的意思。

在我看来,小学阶段的知识并不难,而且也不算很多。

只要能认真地学习和吸收,将小学阶段的知识充分吸收是很容易做到的。

尤其是报班之后,更容易做到。

因为培训老师为了出成绩,总会想到一些招数。

而这些招数短期看是非常有效的,但长期看却让孩子更不愿意思考,总想走捷径,从而失去对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最终害了孩子。

反倒比报班更难做到的是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孩子受用一辈子。

比如认真地预习每一课的内容。

比如认真的学习和思考自己的不足,比如养成阅读和背诵的习惯,比如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次布置的作业。

比如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等。

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短期内没有什么效果,也帮助不了孩子成绩的提高。

但放长远了看,却能让孩子把基础打得很牢,也能让孩子在习惯的帮助下,更好地面对初中后的繁重功课。

反正作为家长,我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也是这样执行的。

孩子六年来从来没有在外面报过任何培训辅导班,但孩子的成绩各科都很优秀,学习方面从来不让我操心。

现在小升初结束后,利用暑假的时间把初一的七门课程也都预习了一遍。

每天自己看书,做题,查漏补缺,效果还不错。

除了学习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看书,写小说,反正我觉得孩子过得蛮开心,也挺轻松的。

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我挺满意,不求孩子一定当学霸,只要他自己能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正确的认知,不负光阴,不负青春就够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