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真的比不了国产自主的车吗?

2022-08-25
5 阅读

韩系车很强,但国产车也不弱。

韩系车长年位居全球前五,但比不上国产自主车,尤其是在国内,韩系车已经逐渐被国人所遗忘,市场份额已经降到2%以下。

也就是说,在国内现在每成交的100辆新车里面,只有不到2辆是韩系车!2016年以前,在国内市场曾经的韩系车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落魄。

‬韩系车很强,但在国内市场不讨喜韩系车以现代、起亚、双龙等车企为主,在全球范围内,长年位列五大车系,销量和口碑都不错,实力的确很强。

在技术和供应链的全面性上来看,丰田和现代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完全通过自给自足进行设计和制造汽车的企业,这是人家的造车底蕴,也是实力强大的体现。

而国产自主品牌大多数还是得依靠技术合作来造车。

当然,现在的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基本能做到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以现代集团为主的韩系车,其发动机技术非常先进,无论是小排量2.0以下的发动机,还是大排量的发动机,都多次获得全球十佳发动机称号,能和丰田、本田、大众这些车企一拼高下。

变速箱和底盘方面,韩系车起初也是以满足家用车的需求为主来研发设计,获得成功之后的韩系车并不满足于此,为了追求更大进步,韩系车企开始挖角德系宝马的技术人才,进军性能跑车领域。

韩系车的造车思路很清晰,先是学习日系车,做性价比家用车,然后模仿德系车学习制造性能车,有了更为高端的跑车技术后,反过来也能造出性能不错的运动家用轿车。

实际的效果也明显,有着“地球梦”发动机直喷技术的本田思域,加速跑不过现在菲斯塔就是很好的解释。

悦动、伊兰特、ix35、途胜、起亚K3、起亚K5、索纳塔、名图……这些韩系车都叫得上名,曾经也卖得比较好,现在在国际市场也不差,只是在我们国内不受待见。

韩系车在我们国内遇冷,油价上升吸引一部分车主选择新能源车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和其他合资车比,韩系车在国内失去了性价比优势;近年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突飞猛进,无论是10万价格,还是2、30万级别都涌现出很多受到用户欢迎的车型,让韩系车没了“脾气”。

‬区分对待我们国内市场,韩系车自己“把路走窄”了韩系车近年在欧美市场继续发力,不断推出新车型,包括新能源车,在销量保持增长的同时,韩系车的质量、口碑、售后服务也屡次获得北美地区用户的认可。

反观在我们国内,韩系车更新换代速度慢,售后服务的条款和保障也不如欧美地区的韩系车,这就有点厚此薄彼的节奏了。

举个例子,韩系车在欧美地区能给车主10年10万英里的售后质量保证,而在我们国内则没有。

另外,海外市场版本的韩系车,和我们国内的做工用料也是不一样的。

要说车皮薄、车壳软,国内的韩系车甚至还不如日系车更加厚实。

韩系车在我们国内卖得差,技术是次要的,区分对待我们国内的市场用户才是关键的问题所在。

‬失去性价比,也不愿意降价,韩系车的傲娇难以让人喜欢现在我们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正在处于以新能源车的发展为主的“弯道超车”的赛道,而曾经的韩系车却是用了“直线超车”的方式来发展的。

韩系车起步比我们国产车更晚,起初也是靠逆向开发,模仿日系的丰田、本田为主。

等韩系车拥有了自主研发生产先进的发动机和AT、DCT变速箱后,在造车理念上开始追求比日系车和德系车更高的性价比,靠着这种方式,分流了日系、德系车的市场,跻身全球五大车系。

但是在我们国内市场,随着国产车的崛起,现在的国产车除了质量有了保障,而且性价比方面总体上比韩系车更高。

和日系或其他合资车比,韩系车甚至也失去了性价比的优势,更别说和国产自主比。

在国内,德系车的聪明在于懂得以较大幅度的降价来促销,通过大幅的降价来提高车子的性价比,以获得国内车主的青睐。

从10来万的大众朗逸,到二三十万的入门级奔驰、宝马、奥迪,人家德系车是真的舍得降价,用来换销量。

再说日系车,现在连雅阁这样的卖得很好的B价格,低配版入门级的车型的裸车价已经降到14万多,落地价也就是十五、六的水平了。

那么韩系的索纳塔还有什么竞争力?

韩系车在我们国内卖得不好可以理解,但是卖得差,又傲娇地不愿意以大幅度的降价来换销量,车的空间配置外观等综合性价比也不如国产车,凭什么让车主去买单?

以前的悦动、伊兰特销量好,保值率也高,那都是过去式了,现在也卖不好了。

也不要提什么这些车有很多被用来做出租车,很耐开。

试问一下,哪款合资车或国产车当出租车的会不耐开?

原因很简单的,以前出租车企业一般是批量采购某款车来做出租车的,对企业来说,质量是一方面,价格越低越好,优先选择报价更低的车型。

再说了,以自吸型发动机加手动档变速箱为主的组合,现在随便拿一辆国产车当出租开都不会容易坏。

‬韩系车比国产自主品牌目前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其规模化国际化韩系车比国产自主品牌强的地方在于其国际化的布局,目前其产品能在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地方站稳脚,并取得较好的销量。

韩系车靠着性价比和售后服务两大优势,加上质量也不差而在国际市场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这是目前我们的国产自主品牌还没达到的高度。

当然,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汽车等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像奇瑞每年也能在海外市场获得不错的销量。

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进行国际化的进程是必然,只是最近两年受到疫情环境的影响,这个步伐稍微被客观因素拖慢了一点而已。

正如比亚迪,已经停止生产燃油车,而旗下的比亚迪秦Plus、比亚迪汉等新能源车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局面,热门车型的生产制造的速度还跟不上销售的速度。

可以这样说,如果比亚迪目前的造车规模更大一些的话,销量也会上升很多。

当然,扩大规模需要建厂也需要人才,这个过程短则两三年,长则5年以上。

因此,我们承认韩系车实力的确强,但对国产车也得有足够的自信,不要再停留在5年前的水平。

如果国产品牌每年都推出100款以上的新车,其中不乏质量好,销量也好的车子。

‬技术对比:国产自主和韩系车已经是旗鼓相当的水平在技术上,对于燃油车方面来说,韩系车目前总体上的水平比国产车高,毕竟现在有一些一线品牌的国产车企用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是韩系品牌车企的。

至于底盘调教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性能跑车造车经验的韩系车,总体水平也比国产自主品牌车更强。

在技术上,韩系车在燃油车方面比国产车强;但是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技术,则是国产车更强。

一来一往,我认为韩系车和国产车的技术水平是旗鼓相当的。

在新能源车领域,国产品牌车企中,以比亚迪的技术较为成熟。

无论是电池、电驱、电控,还是混动技术,比亚迪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有自己生产的芯片,不需要受制于人。

比亚迪的实力和潜力,也可以从它的市值反映出一些问题。

比亚迪目前的市值在全球汽车公司中能排名前五,仅低于特斯拉、丰田、大众,比奔驰、福特、宝马、通用汽车还高,至于韩系现代汽车,一般排名在10名以后。

比亚迪市值高,核心在于其新能源车方面取得的技术优势,它的发展前景比较好。

‬写在最后:韩系车真的比不了国产车?

在全球市场,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目前还是比不上韩系车。

但是在我们国内市场,韩系车和国产车已经没得比了。

韩系车赢在过去取得的成绩,而国产车因为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将赢得未来。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