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下是"快思考"好还是"慢思考"好?

2022-08-25
2 阅读

谢邀!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逾100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恰好从前天开始,借用在得到上由听书团队陈章鱼对《思考,快与慢(2022版)》一书的解读中的部分内容,来回应几个和“怎样避免错误思维,提高决策的准确率?

”等相关的问题。

在回应《你有什么读后感可以分享?

( https://www.toutiao.com/answer/7134650089661956366 )》最后谈到,一般情况下,我们大脑的这种分工没什么问题,它能帮我们高效处理各种事情。

我们调动慢系统,用理性来思考的时候需要调动更多大脑资源,所以我们更少调用它,这能为我们节省能量。

但这种分工也有个潜在的问题,我们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就是快系统运行得太快,它往往会抢在慢系统之前就给出了答案。

这儿接着谈。

就像有个笑话,一个求职者去公司面试,面试官问你有什么特长吗?

求职者说,我心算特别快。

面试官说,那你算一下37乘以25等于多少?

求职者脱口而出,等于900。

面试官按了按计算器,说你这算得不对啊。

求职者说,你别管对不对,你就说我算得快不快?

哪怕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很容易因为快系统而犯错。

书中就有一道测试题:一个球拍和一个球总共价值1.1元,球拍比球贵1元,问,球价值多少钱?

你很可能脱口而出,球价值0.1元。

其实稍微慢下来算算看,你就会发现,球拍应该价值1.05元,球价值0.05元。

答错了没关系,就算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也有50%以上给出了错误答案。

遇到问题快系统马上给出答案,这个答案没有经过慢系统深思熟虑,结果出现错误。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非理性思维。

卡尼曼总结了9种常见的非理性思维,我把这9种错误做成了一张清单放在文稿中,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张自查清单,时常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日常的思维中,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附:非理性思维自查清单- 典型性偏差:过度关注典型事件,忽略背后的概率。

比如,看到地铁上一个读哲学书的人,你更愿意相信他是博士还是高中学历?

事实上,博士的人数远低于高中学历的人;- 可得性偏差:一件事情更容易被看到,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

比如飞机失事的概率低于汽车的事故,但是因为新闻报道,人们更愿意相信飞机更不安全;- 因果性偏差:对事物进行强行因果解释;- 小数定律:用很少的样本来进行评估;- 效用层叠:当大家都在谈论一件事时,我们会高估这件事的重要性;- 光环效应:人们先入为主接受了一些信息后,这些信息就会影响对事物的整体判断。

比如,“小明聪明、懒惰”和“小明懒惰、聪明”,我们对小明的印象就会有差别;- 锚定效应:评估某一个未知事物之前,哪怕是无关的数字,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框架效应: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你作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

比如“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 禀赋效应:是指当你拥有某个物品之后,你就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咱们来总结一下人类作判断和决策的思考机制。

卡尼曼将人类的思考模式分成两个系统:快系统和慢系统。

快系统更倾向用使用直觉判断,慢系统更倾向用理性思考。

每个人的思考过程,其实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合作的结果。

因为慢系统工作时会占用大量的注意力,而且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对速度的需求更高,我们进化出了一套特殊的思考机制,平时让慢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先把工作交给快系统处理,快系统遇到麻烦,再把难题交给慢系统解决。

但是,如果快系统运行得太快,遇到问题抢在慢系统之前马上给出答案,这个答案没有经过慢系统深思熟虑,结果出现错误。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非理性思维。

卡尼曼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提醒:我们在审视自己时,往往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慢系统。

我们会认为自己头脑清醒,富有逻辑,擅长抉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该做什么。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快系统在主导我们的大脑。

意识到这一点,其实你就已经比其他人清醒一些了。

今天先谈到这儿,将在回复《为什么有人说智商高的反应慢,智商低的反应反而快?

》中再接着谈。

再将昨天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08月22日:首先要说的是,标普500指数已从6月中旬的低点大幅反弹,部分原因是通胀见顶的迹象使市场判断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甚至在明年转向鸽派。

但是,这一假设在过去几天受到多位美联储官员的联袂批驳,他们似乎正在齐心协力消除市场关于美联储即将转变鹰派立场的说法。

鲍威尔将在美东时间周五上午10点在杰克逊霍尔发表演讲。

估计他这次的讲话立场可能会比他在7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更加鹰派。

在那次会议上,当时鲍威尔说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回到中性水平。

目前,美股市场对于一系列货币因素、技术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开始警惕。

投资者更意识到,美联储正在加速缩减资产负债表。

量化紧缩将于下个月进入高潮,这将加大受益于充足流动性的高风险资产的压力。

同时,由于能源价格飙升引发对欧洲经济的担忧,使欧元降至与美元平价,美元指数回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

强势美元通常会导致美股疲软,因为美元升值会降低美国跨国公司以美元计价的海外收入。

此外,通常美国股市在9月份本来就表现欠佳。

再提三点:1、英伟达、AMD、高通、意法半导体等芯片股普遍下跌。

据报道,亚洲基金二季度大举减持芯片股;2、新东方股价走高。

该公司向离职员工启动“归巢”行动,加码直播业务;京东PLUS会员人数据称已突破3000万;3、其他市场面,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跌破1750,报收于每盎司1748.40美元。

最后,再次警示,目前,市场背离得非常厉害,预示着美股的下次调整将很惨烈(如大空头已经清空仓位、高盛多头也开始“翻空”)……点到为止吧。

再顺便打个小广告,财经科普漫画《漫画生活中的货币》和《漫画生活中的投资》、和我策划、和粮食问题专家冰清合著的《大国粮食》新鲜出炉,谢谢关注!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