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吃肉吗?
古时候禁止私自宰牛,但又没规定不准吃牛肉,如果那牛自己出了意外,那牛肉作为副产品总不可能将其直接丢掉,说古代不能吃牛肉,纯粹是在胡说八道。
其实在古代,如果不是遇到饥荒乱世,太平年代,寻常百姓要吃肉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像是宋朝、明朝的富裕时代,那么寻常百姓吃肉的机会就更多了,现在很多的民间用肉类制作的美食,都是很久之前就出现了的,百姓们并非吃不到肉食。
要是在先秦时代,寻常百姓真的很难吃肉,因为当时是按照身份吃肉食的,天子可以吃任何种类的肉食,而诸侯吃牛肉,以此类推,寻常百姓只能吃菜。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姓们要想吃点动物性蛋白,那只能吃点野鸡跟鱼类。
不过有一点就是,先秦时代吃牛肉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军中,因为当时战争频繁,为了获取足够的牛角、牛皮等而大规模养牛,因此牛肉成为了很常见的肉食。
秦汉初期仍旧流行吃牛肉,这一时期,羊肉跟猪肉都还是其次,寻常百姓们要是吃肉的话,虽然可能是贵了点,但还是能够吃得到的,因为那时养殖业非常发达。
汉朝时期仅仅是开始禁止私自屠宰耕牛,但是从没有禁止过吃牛肉。
后来的朝代因为保护农耕,都效仿汉朝禁止私宰耕牛,但是如果牛老了、出意外了什么的,产生的牛肉都是能够吃的,也可以随意售卖,这在历代都并不新鲜。
魏晋南北朝时代,羊肉因为北方游牧族群入主中原而流行起来,隋唐时期羊肉仍旧流行,即便是寻常百姓,稍微家里宽裕点的,想要吃肉也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
宋朝的经济繁荣,人们更加喜欢吃羊肉,吃牛肉在宋朝也愈发流行。
宋朝时期朝廷对于吃牛肉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如果养牛很多,牛要是出了啥意外,那么衙门也并不会管很严,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朝廷需要保护农业,才会收紧监察力度。
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用牛肉与羊肉制成的美食,而原本不是很流行的猪肉,因为苏东坡这位美食爱好者的带动,也逐渐流行起来,但是宋朝猪肉产量整体比较低,不算盛行。
元朝不用说,主要吃羊肉,而明朝的时候,猪肉彻底取代牛羊肉的地位。
明朝大多数的时候,肉都不是很贵,万历年间一斤猪肉的价格也就六十文左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能够吃得起的,但到了明末,肉突然变贵,大家吃不起了。
就整个古代来说,肉的价格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离谱,寻常百姓只要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差的话,或者是遇到大规模饥荒与战乱的话,要吃肉都是可以的,也就频率不高。
如果是比较富裕的太平年代,吃肉还是相当普遍的,尤其是在江南地区。
乱世、饥荒的时候,什么都缺,太平年的时候,白面与肉食都不算多金贵,不管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是如此,所以不要觉得古时候的普通百姓没肉吃,不仅有,有时候吃的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