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明明没有“南京”这个地名,为何要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2022-08-26
                             3 阅读
                                                    名著中的包法利夫人就穿南京布织的裙子,说明其影响力之大。
明代南京的名气很大,Nanking往往被认为是南直隶的代称,许多外国地图就这么标,南直隶是今天的沪苏皖三省,是中国经济的精华,明朝更是如此。
Nankin则和欧洲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出口欧洲的棉布,被称为nankin,南京棉布是中国贸易的代表性产品,许多日本的棉布,为了出口也自此是nankin西班牙曾经在吕宋与倭寇遭遇,轻松打败了十倍倭寇,战斗力非常强明朝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巅峰,原因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巨大。
西班牙全世界开采白银,结果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白银流向中国。
以至于,西班牙多次准备举兵侵华,大明帝国和西班牙帝国互相没底,所以西班牙才罢兵。
按照计划,西班牙帝国准备占领广东,到此为止,他们很清楚征服大明的不可能。
然而,隔壁狂人丰臣太阁却比全球当时最强大的西班牙帝国更加自信,非常无语。
和蘭・南京人物図.一恵斎芳幾 画.万延元[1860]日本在明清时期,对中国人的称呼常常用南京人和鞑靼人分别代替,许多日本画作上都是如此。
南京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国际视野下的中国。
洋人地图中的Nanking是中国的精华,他们很清楚中国哪个地方好明朝的南京也叫应天府,清朝只是江宁府,作为战败国的清朝叫什么不重要,老外爱叫南京就叫了。
从成就感来说,英国人觉得这样很爽,兵临Nanking城下之约,一切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