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十大名将都是谁?

2022-08-27
6 阅读

大唐王朝是一个将星闪耀的朝代。

结合知名度、战功、历史影响力,个人认为,以下十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靖无人不知,不人不晓的托塔天王李靖,原型正是大唐名将李靖。

由于其战功显赫,他一直被后世所推崇。

到宋代时,他与毗沙门天王联系到一起,成为道教中的神话人物。

此后,经过历代神话、小说的不断发展,他成了神话人物——托塔天王,甚至在一些神话体系中,他成了天兵天将的统帅。

究竟是什么样的功绩,能使他被”任命“为天兵天将的统帅呢?

李靖总是能以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灭掉最强大的对手!在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北方各地,多为李世民所平定,而广袤的南方各地,则由李靖辅佐李孝恭扫平。

其中,李靖虽为李孝恭助手,但实际决定性的谋划、指挥,皆由李靖完成。

其中,仅率数万兵,在十二天的时间里,讨灭“东自九江,西抵三峡,南尽交趾,北距汉川,铣皆有之,胜兵四十余万”的萧铣一战,更是精彩绝伦,令人难以致信。

此后,在边疆战争中,李靖更是将其神级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东突厥,本为东北亚霸主。

李渊创业之初,还曾向他称臣;李世民登基之初,更曾被其兵临城下,引发“渭水之耻”!然而,李靖出师,先仅以三千精骑袭破定襄,后又会合李勣,生擒颉利可汗,灭其国!前后用兵合计不过十万兵,耗时不过三个月,就讨灭了大唐最大的竞争对手!吐谷浑,地方广袤、偏远,极为难缠。

然而,李靖仅以四万兵(原计划十万,但有两路未参战),费时半年,即将深入数千里,灭其国!这样的战绩、效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靖的神级发挥,对历史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李靖的神级发挥,大唐往往以不大的兵力,较短的时间,就平定大敌。

因此,贞观朝,大唐既能保持轻徭薄赋、恢复生产,又能连续取得巨大的战功,并迅速成就了李世民“天可汗”的伟业!所以,论大唐名将,李靖位列第一,没有任何悬念!知名度:10;战功:10 ;历史影响力:10。

李勣在历代武庙中,李勣都与李靖一起,位列武庙十哲之列。

而且,在武庙十哲之中,李勣与白起、韩信一起,是仅有的,没有兵法留世,仅靠战功位列其中的!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徐茂公,其原型正是李勣,其在民间的民间的知名度不及托塔天王,甚至不及秦琼、尉迟恭,但也算是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了。

不过,尽管小说中的徐懋功以智谋闻名,但其实正史上,李勣在瓦岗时期主要以忠义闻名。

归唐后首战,李勣也为刘黑闼所败,损兵五千,“仅以身免”。

然而,此后,李勣就开始了“开挂”级的表现。

大唐统一战争中,他领兵讨灭徐圆朗,参与讨灭辅公祏,这些不在话下。

李靖袭灭东突厥,李勣功仅次李靖。

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成为其在漠北的继承者,成为大唐最主要的威胁。

李勣先是在诺真水,大败薛延陀八万军,斩首三千级,俘五万余及战马一万五千匹。

此战,基本打掉了薛延陀的战略进攻能力!随后,李勣又挂帅,彻底讨灭了薛延陀,使大唐一举统治了大漠南北!同时,在讨灭高句丽的作战中,李勣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李勣就巧妙用兵,一举突破高句丽的防线,为大唐收复辽东10城立下大功!后来,高宗时,李勣又挂帅,一举灭掉了雄踞东北亚数百年的高句丽!就历史影响力而言,李勣的功勋,不仅对大唐盛世起到了巨大作用,也深刻影响了朝鲜半岛的历史,其实际影响力不在李靖之下。

扫清漠北、平定高句丽,完成任何一件都是旷世大功,李勣一人完成两件,其战功之显赫,史上少有!知名度:9;战功:10:历史影响力:10苏定方苏定方在民间的知名度也颇高。

不过,在民间形象中,他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现的。

实际上,苏定方的开疆拓土之功,在“正派”薛仁贵之上。

在李靖平定东突厥的作战中,最后奇袭颉利可汗大帐,正是由苏定方统领的二百持弩骑兵为先锋的。

此后,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平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大唐王朝的版图史无前例地西至中亚咸海,与波斯接壤,东至朝鲜半岛南部!其中,在与西突厥的决定性会战中,苏定方仅率万余兵,大败贺鲁十万之众,其用兵只能令人瞋目结舌。

知名度:7(或者-7);战绩:10;影响力:10薛仁贵薛仁贵的知名度没得说,薛家将与杨家将、岳家将一起,长期霸占各类评书、戏剧的舞台。

平心而论,薛仁贵的战绩不及苏定方,之所以能被千古传唱,或许是因为其特点:他是正史中少有的,靠个人勇武就能极大改变大规模作战战局的猛将。

九姓铁勒十余万众作乱,薛仁贵率军迎敌。

敌方出骁骑十余人出来挑战。

薛仁贵连射三箭,射杀敌方出来挑战的骁骑三人,其余出来挑战的骁骑纷纷下马请降,薛仁贵挥军大破敌军!此后,从征高句丽,薛仁贵又猛冲猛打,以少胜多,大败敌军,并凭其威名降服扶余四十余城!年老后,在与突厥作战时,薛仁贵仅仅靠脱帽以示本尊,就使突厥大军退却,薛仁贵又趁势破敌!然而,大非川之战,薛仁贵大军几乎全局覆灭,大唐不能压制吐蕃,与此关系极大,这既是薛仁贵的败笔,也是薛仁贵与李靖、李勣等顶级大神之间的差距!、无论是用兵谋略,还是实际战绩,薛仁贵都有不足之处,但“三箭定天山”、“脱帽退敌”,无疑是古代个人勇武的巅峰之作!知名度:10;战绩:7;影响力:6(大非川之败减分不少)高仙芝某种程度上,高仙芝是大唐王朝的巅峰的代表人物。

高仙芝长期负责西域地区的安全。

由于相隔太远,大唐在安西、北庭的兵力都只有20000余,战马也不过数千,其规模仅比压力不大的岭南大一点。

这么点兵,要控制辽阔的西域,更要与强大的大食、吐蕃角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高仙芝却以其出色将略,牢牢控制西域,并在与大食的角逐中处于战略攻势。

他讨灭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小勃律国,今巴基斯坦北部的羯师国,今乌兹别克斯坦的石国,威震中亚!随后,他更是只率蕃汉兵两万(一说三万),攻入超级大国大食境内七百百里!尽管在怛罗斯之战中,他败于大食,但其表现出的战力,却使原本有征唐之心的大食不敢觊觎大唐。

今天国内外一些史学家大谈特谈怛罗斯之战的意义。

其实,高仙芝所率的,不过是大唐王朝极小的一部分兵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大唐在整个中亚地区的发展将难以想象!高仙芝在西域作战的战争艺术,也绝对是世界级的。

能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完成长距离战略行军是极其困难的,只有汉尼拔、拿破仑、苏沃洛夫这种世界级名将才能完成。

而能在帕米尔高原这种的“极端条件”下完成两次完美行军的,唯高仙芝一人。

可以说,高仙芝的军事艺术,或许是最被低估的了。

更遗憾的是,如此名将,最后却死得窝囊!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率领临时募集的乌合之众御敌,虽然不敌,但果断凭借潼关坚守,算是稳定了败局!然而,唐玄宗居然因此怪罪高仙芝,将其处决!知名度:8(国内知名度稍低,但因造纸术西传等原因在世界史上稍有知名度);战绩:8;影响力:8。

王忠嗣后来的安禄山,兼三镇节度使,兵力强盛,以至敢挑战大唐。

其实,安禄山之前,王忠嗣曾兼任四镇节度!而且,其所节制兵力,远在后来的安禄山之上。

安禄山得以节制三镇,虽与其军事才能有关,但更由于其善于钻营。

相比之下,王忠嗣得以节制四镇,则主要依靠的是其战功。

北线,王忠嗣先是率军北伐契丹,“桑干河之战”,几乎全歼契丹、奚联军。

要知道,自武则天时代开始,大唐在与契丹、奚的作战中就屡屡受挫,后来的安禄山、史思明也曾大败而归!王忠嗣却三战三捷,改善了北线局势。

随即,又巧施离间计,靠外交纵横加上军事攻势,瓦解了突厥叶护的叛乱,使北面基本安定。

随后,王忠嗣又坐镇河西、陇右,与扩张势头凶猛的吐蕃角逐。

青海湖之战,王忠嗣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二王子阵亡!随即,王忠嗣再次攻入吐谷浑境内,取其全境而还!可以说,在他的主持下,大唐扭转了与吐蕃竞争中的不利局面,已经占据主动!然而,唐玄宗强令其攻打意义不十分大的石堡城时,王忠嗣却坚决反对:石堡城,地势险峻,极难攻取!得之不能振国威,失之不影响大局!以数万将士的姓名去换取个人官职,我不干!最终,王忠嗣因此问罪,险些遇害。

尽管得以保全姓名,但却由此结束了军事生涯!无论是出色的战功,还是“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的品格,都足以使其名垂千古!名将,就应该是这样的!知名度:7;战绩:8;影响:7.郭子仪在宋代以后的武庙中,郭子仪与李靖、李勣一起,位列“武庙十哲”之列。

郭子仪的功绩,主要是平定安史之乱及粉碎吐蕃入侵。

安史之乱爆发前,安禄山已兼任河东节度使。

他原计划是:自率范阳、平卢之军南下,而河东则由高秀岩控制,掩护其侧翼。

然而,原本在守孝的郭子仪临危受命,率朔方军进入山西,斩杀叛将周万顷,击败高秀岩,连续收复云中、马邑、东井陉等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粉碎了叛军掩护侧翼的企图。

此后,郭子仪、李光弼进入河北,连续击败叛军,一度使其老巢与中原前线的联络断绝!如果不是唐玄宗犯混,强令潼关守军出战,安史之乱恐怕早就平定了。

长安失守后,郭子仪前往灵武,会合唐肃宗,稳定局势,并开始组织反攻。

此后,虽然唐军主帅是广平王李俶,但实际指挥官是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

在郭子仪的统领下,唐军连续收复长安、洛阳,为平叛打下基础!然而,大唐天子担心郭子仪成为安禄山第二,在随后的作战中,先是不任主帅,导致唐军在邺之战中大败,后又趁机夺了郭子仪兵权。

安史之乱长期不能平定,大唐边兵悉数内调,吐蕃强势,不但夺取河西走廊,还屡屡威胁长安!763年,吐蕃军趁虚攻占了长安!当时,众领军将领或在外,或畏惧谗言不敢入援,又是郭子仪挺身而出!赋闲的郭子仪仅率20余骑出发,沿途收拢将士,达数千人。

随即,郭子仪不顾兵力悬殊,虚张声势,造成大军来攻的态势。

吐蕃以为郭子仪率大军来战,退出了长安。

郭子仪由此再复长安!此后,吐蕃、回纥多次进犯。

郭子仪一面坚决抵抗,一面独身进回纥营,说服回纥退兵,瓦解敌军联盟。

此后,郭子仪内平定周智光叛乱,外屡挫吐蕃!可以说,大唐王朝能从安史之乱后的混乱中缓过气来,并继续延续百余年,赖郭子仪的将略、威望!知名度:9;战绩:8;影响力:9。

李光弼李光弼,则与郭子仪并为大唐中兴的两位大将。

比之郭子仪,李光弼打的尽是恶战!安史之乱爆发后,河北各地义士起兵反抗安禄山。

史思明回河北,攻破常山,一度使河北义军岌岌可危。

李光弼率万人出井陉,收复常山,并屡屡击败史思明,使河北局势稍安。

由于李光弼以少战多,牵制了史史明,待郭子仪进入河北后,唐军转守为攻,形势大振,几有提前捣毁叛军老巢的迹象。

然而,潼关失守,形势大变。

郭子仪率领主力往灵武会合唐肃宗,李光弼仅率团结兵数千守太原。

此时,史思明趁机攻入山西,围攻太原!可以说,以强弱而论,当时的史思明几乎可以毫无悬念地拿下整个山西,而了解古代地缘的朋友都知道:当时的山西,是双方的“侧翼”。

一旦叛军拿下山西,叛军将在战略上立于绝对主动地位!大唐要再想复长安、洛阳,几乎不可能!然而,李光弼仅率团结兵,坚守太原,屡破史思明、蔡希德,为大唐守住希望!李光弼的太原保卫战,可圈可点,精彩绝伦,不多赘述!此后,唐军反攻,收复长安、洛阳,形势恢复,再次获得平叛良机。

然而,唐天子再犯混,以至唐军在邺大败!史思明再次反扑!此时,洛阳已不可守,叛军大有再攻至潼关的态势!然而,李光弼创造性地退守河阳,以“猿臂之势”,威胁叛军西进侧翼,迫使其不敢西进,逗留在河阳与李光弼对抗。

李光弼守河阳,再次展现其惊人的将略,屡屡以少胜多,挫败史思明,为大唐赢得整顿形势的时间!可以说,如果不是李光弼屡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吸住敌军,以少战多,大唐与安史叛军鹿死谁手,真不可知!郭子仪、李光弼最厉害的地方,不只在其军事才能!能把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位天子“烂泥扶上墙”,为大唐续命百余年,才是其最可贵之处!知名度:8;战绩:9;影响力:9韦皋韦皋,知名度似乎不是很高,但其战绩、影响力都是极强的。

安史之乱后,吐蕃、南诏趁机进犯大唐西南。

大唐守长安都拼尽全力,西南之地,自然更是鞭长莫及了。

因此,一段时间内,吐蕃、南诏(当时,南诏臣属吐蕃)占据了西南大片领地,屡屡在四川掠夺人民。

直到韦皋的出现,形势才稳定下来。

785年,韦皋领剑南节度观察使。

788年,吐蕃发十万兵,并征南诏数万兵,一同进攻四川,屯兵于泸水以北。

韦皋巧施反间计,使南诏重新与唐结好,共拒吐蕃,吐蕃因此与南诏反目,暂时退兵。

此后,韦皋抓紧时间,平定西南地区依附吐蕃的部族。

经过几年作战,收复巂州!要知道,巂州对南诏的立场影响很大,当初,吐蕃正是夺取巂州,才迫使南诏臣服。

由此,大唐稳固了与南诏的关系,“西南少安”。

随即,韦皋又击败了“拥地二千里,精兵数万,南结南诏,西联吐蕃”的东蛮,使其降服,除掉了大唐在西南的心腹大患!经过与吐蕃一连串的攻防战,韦皋使四川安定了下来,将战线推至云南。

在稳定形势,充实力量后,799年,韦皋发起了“十路破蕃”。

激战后,韦皋大破吐蕃,吐蕃十万精锐损失大半,吐蕃名将论莽热被擒。

此后,吐蕃对西南的威胁大减!安史之乱后,大唐能安定西南,并恢复与南诏及南亚、东南亚的的联系,重新开通西南丝绸之路,有赖韦皋。

韦皋“功烈西南剧”,被一些当地史料称为诸葛亮转世,足见其对西南地区的历史贡献!知名度:6;战绩:7;影响力:7。

李晟、李愬父子李愬“雪夜下蔡州”,是唐后期最为著名的战例。

实际上,李愬的父亲李晟,是对大唐有再造之功的名将,论功,还在李愬之上。

唐德宗时期,发生了“泾原之变”,天子出逃,长安再次沦陷!更严重的是,被唐廷委以厚望的李怀光,也叛变了!李晟原本与李怀光合营,他激励将士,脱离李怀光,并往勤王。

此后,李晟奋力击败李怀光等人,收复长安,使大唐复安!此后,李晟又参与抵御吐蕃的作战。

当时,吐蕃认为:大唐所仰仗的,无非就是李晟、马燧、浑瑊三人,只要离间三人,就能压制大唐。

由此可见,李晟已成为当时大唐的定海神针!李晟之子李愬,则成了大唐“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

宪宗削藩作战中,除早早平定未成气候的西川外,长时间没有其他进展,陷入困境。

如果长期耗下去,大唐财政紧张,宪宗削藩只怕又是一如既往地草草收场了。

正是李愬以史诗级的远程奔袭,“雪夜下蔡州”,以“斩首行动”一举擒拿吴元济,一举平定淮西!淮西破,宪宗削藩打开口子,各镇纷纷降服,宪宗一举赢得削藩战争的胜利,开创“元和中兴”。

安史之乱后,大唐能稳住形势,并又能获得短暂的“中兴”,用白居易的话说:(李晟、李愬)父子之功,书于甲令,俱为第一。

知名度:8;战绩:8;影响力:7。

与任何排名一样,所有的什么“十大”、“百大”,都是充满争议的。

比如:即便是国际足联这样的相关领域官方机构评定的什么“世纪百大球星排名”、“世纪最佳球员评选”,都不足以令人信服。

因为:这样的问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十大”···朋友,您心中的“大唐十名将”,有哪些人呢?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