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地阅读古籍,大神们是怎么做到的?

2022-08-27
3 阅读

我在读高中时,非常喜欢《过秦论》,虽然文中有很多生僻字,但经过努力,我还是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

虽然能背诵,但文中很多字句的含义,对我来说还是模糊不清。

好在当时的课本页脚都有注解,我就反复地看注解,弄清楚每个字词的含义。

高中的文言文大都是从《史记》,《左传》,《资治通鉴》等古籍中精选出来的,将高中课本中的文言文精读,熟读,甚至大部分背诵下来,文言文这一关基本就过了。

好在我的语文老师非常喜欢读《三国演义》,要求我们全班同学人手一部。

而且要求我们通读后,试着用半文半白写作文。

这个要求还挺高的,但我努力照做了。

但我对《三国演义》里描写诸葛亮太神了,就像无所不知的神仙一样,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

我怀疑,但却不敢反问老师。

便去图书馆借了一套《三国志》阅读。

因为有《三国演义》打底,对三国人物比较感兴趣又熟悉,读《三国志》并不困难,实在弄不懂的字词,查一下注解就是了。

高中课本有一篇叫《鸿门宴》,课文下边的注解说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因为课文实在太精彩了,我便去图书馆借《史记》阅读。

史记的列传故事非常精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读懂了《列传》,再读《世家》,然而读《本纪》,最后再读其它篇章,反正就是把《史记》当小说反过来读,我也记不得读了多少遍。

我现在家中还有三套不同版本的《史记》,经常翻阅。

后来读《汉书》就不用看注解了,因为《汉书》大部分章节都是与《史记》重复,有的甚至是照抄的。

有了上面三本古籍打基础,再读《后汉书》时,就更轻松了,基本上不用看注解了。

到社会工作后,知道伟人毛泽东读了十七遍《资治通鉴》,心底认为这一定是一本好书,便买了一套。

哈哈哈,你猜怎么着,这时看《资治通鉴》就感觉有点像看白话文一样了。

无它,因为有了一定的文言底子,又加上是宋代人写的,离我们年代越近的古籍用字越浅显明白。

有了前四史打底,再看一些巜拾遗记》《博物志》《酉阳杂俎》等古籍就基本上就没有障碍了。

当然对《尚书》和《易经》这些关于上古时的典籍,文字晦涩,要想读懂就得费很大功夫才得。

就看你用心或专心的程度了。

广西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仅初中学历,我看他解读《易经》却是头头有道,让我佩服。

[作揖][作揖]一句话,无障碍地阅读古籍靠的是日积月累,而且对阅读古籍有兴趣。

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大家都能做到。

只要用点心,下点功夫,普通人都能做到,并非什么大神。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