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有哪些你听说过的名人?

2023-08-03
179 阅读

南昌第一历史名人--中华人杰汉高士徐孺子。

徐稺,字孺子(97-168),东汉豫章南昌人,著名的教育家,经学家,高士贤人,故居在南昌市孺子亭公园,墓垣在进贤门外的十字街东坛巷。

徐孺子四察孝廉,五辟宰辅,三举茂才,一次被举有道,一次被拜太原太守,还被请署豫章功曹一次,三次被皇帝蒲轮专车迎接(汉桓帝时二次,汉灵帝一次专车到时孺子已逝),因当时朝政被外戚宦官集团操控,皇帝是傀儡,社会腐朽黑暗之极,无药可救,故生平15次拒绝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禄。

徐孺子饱读诗书,有济世之材,奈生不逢时,徐孺子是士大夫中的清流,守住了文人气节,不为腐朽集团所用不做〝嫁衣”,故15次拒绝了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禄。

徐孺子恭谦义让,以廉俭纯朴之德,备受后人敬仰,是豫章文人的精神领袖,是中国史上有名的道德标杆。

徐孺子是东汉末年朝廷表彰的二十四贤之一,享祀国祭。

徐孺子是《后汉书》中唯一被立传的南昌人。

徐孺子生刍(新鲜的青草)一束祭祀,以俭养德,比西方用鲜花祭祀要早1400年,是史上俭约文明祭祀的第一人,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295年,马可波罗回国,大力宣扬中国文化,徐孺子鲜草祭祀渐渐被西方推崇,后将鲜草改为鲜花。

西方用鲜花祭祀始于十四世纪(1300年后),十五世纪后盛行至今。

徐孺子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王阳明十七岁来到南昌与诸氏完婚,新婚夜王阳明“逃婚”至今天的孺子亭公园徐孺子草屋祠堂(曾巩修建),闭目打座三天后才被其岳父找到,王阳明后来贬谪贵阳修文县诗云:梁间来下徐生榻,座上惭无荀令香。

王阳明以徐孺子自喻,徐孺子是其成为心学大师的奠基人。

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徐孺子太学同学陈蕃因直言上书得罪了权贵,贬任豫章太守,陈蕃素知徐孺子之志,就在太湖边(今天的南昌市西湖区孺子亭公园),仿太学馆盖了所学馆,并建了标准的〝讲经台”(后来叫孺子台、孺子亭)。

徐先生在这里免费讲经授课,门徒都是穷人,农民,渔民,不收分文学费,年过六旬的徐先生,为了方便讲经授学,后来就住在这个学馆里长达十二年,直至七十二岁终老。

徐孺下陈蕃之榻的故事,被王勃歌颂后,千年不衰。

盼明君! 公元195年,14岁的诸葛亮投靠叔叔豫章太守诸葛玄,多次来徐孺子故居瞻仰,拜谒徐墓,内心很是敬佩徐先生的看淡名利,坚守清贫的高尚品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称:“臣本布衣,躬耕陇亩”,就是打算效仿徐孺子先生,高卧隆中做一个躬耕种园,远离政治,传道授业的布衣学者,但后来遇上了刘备这样的明主,才能得到了发挥,成了一代明相。

其“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名言,灵感就来自于豫章徐孺子先生的高蹈远引,廉俭纯朴的光辉一生。

二千年来,史上有六百多位历史名人,近万位文人志士书写了歌颂徐孺子的诗词文章。

先拜徐墓,后登滕阁是旧时达官贵人与文人墨客进入南昌城自发形成的定律。

南昌市十字街徐孺子墓是二千年来南昌城的地理地标。

徐孺子,滕王阁,八大山人是南昌市的三大核心传统城市文化文脉。

徐孺子墓原址在十字街,省考古院已经划出了三亩保护地块, 至今唯有徐孺子文脉没有被重视,没有打造成文化景观园区。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