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蛇(中华水蛇有毒吗)
2、市场:珠三角的果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者是水果专业市场寻找水蛇苗销售商家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购买。
中华水蛇属游蛇科水蛇属,别名泥蛇、红鳞草扑蛇、三步跳,是中等大小水栖后沟牙类毒蛇,身体粗壮,尾巴短...。
水蛇和蛇有什么区别
水蛇和蛇的区别,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水蛇是蛇之一,蛇包括了水蛇。
水蛇,又叫红点锦蛇,俗称水长虫、白线蛇。
是游蛇科游蛇属动物。
生活在水中,到处都有。
体大如鳝,黄黑色,有花纹。
大多数种类躯体粗壮,体表有黑斑,或背部有条纹,鳞片呈脊棱形。
半水栖,无毒,以咬杀方法捕食鱼和两生动物。
水蛇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大家族,主要包括中华水蛇、铅色水蛇两个主要品种;
但人们习惯上也将有半水生习性的红点锦蛇、白条锦蛇、双斑锦蛇(旱水蛇)、水赤链游蛇等也列入水蛇家族。
养殖水蛇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食饵来源广等优点。
水蛇对温度、湿度、饲养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只要能达到一般的养蛇条件即可引进养殖。
水蛇食性杂、好驯养,没有危险性,特别适宜初次养蛇或资金少的农户。
水蛇,是有水生或半水生习性的蛇类。
养殖水源的安排是关键条件。
在水蛇的活动季节,必须保持水源的充足和清洁,盛夏时节每7天至15天彻底清池除垢一次,以免水蛇喝了不洁净水引发肠炎。
水蛇除喜食各种淡水杂鱼、泥鳅外,尤喜摄食黄鳝和各种蛙类。
应根据容易捕获的季节或水蛇的育肥需要按时投喂,尽量使投饵种类多样化。
大多数水蛇食欲旺盛,每隔4天至5天便要摄食1次。
条重100克至200克的水蛇,每次可吞食1条至2条小杂鱼,多者可达3条至4条。
水蛇的胆子特别大,有人在旁边也不会影响其进食。
进食后有静卧不动的习性。
此时不要过分惊扰它;
否则可能会将腹中食物反吐出来,对水蛇的生长极为不利。
故应谢绝陌生人入场参观。
水蛇的饲养密度宜为每平方米12条至15条,立体养殖时可适当多一些,但不宜超出2倍。
每月应消毒2次至3次,采用喷雾或水泼的方法均可。
消毒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
因大部分水蛇喜在白天活动,饱食后聚集在一起晒太阳。
气温32℃以上时喜成群抱团浸泡在水中,只微露头部。
故消毒时间应避开水蛇在外活动的高峰时段,以免其受惊扰。
人工养殖水蛇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食饵来源广等优点。
因该蛇对温度、湿度、饲养环境等先决养殖条件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只要能达到一般的养蛇条件即可引进养殖。
水里的蛇有哪些种类
水里的蛇种类很多,具体如下: 1、中国水蛇:别称中华水蛇、泥蛇等,为游蛇科水蛇属的爬行动物,一般生活于平原、丘陵或山麓的流溪、池塘、水田或水渠内,生存的海拔上限为320米左右。
2、铅色水蛇:俗名水泡蛇,为游蛇科水蛇属的爬行动物,生活于平原、丘陵或低山地区的水稻田、池塘、湖泊、小河及其附近水域,生存的海拔上限为980米。
3、红点锦蛇:别称水长虫、白线蛇等,为半水生性无毒蛇类,常见于河沟、水田、池塘及其附近,全长在1000毫米以内,体重100至200克。
4、白条锦蛇:别名枕纹锦蛇、麻蛇等,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生活于平原、丘陵或山区、草原,栖于田野、坟堆、草坡、林区、河边及近旁,也常见于菜园、农家的鸡窝、畜圈附近。
蛇的种类都有哪些?
蛇的种类有眼镜王蛇、乌梢蛇、银环蛇、赤练蛇、金环蛇等:1、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别称山万蛇、过山峰、过山标等,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2、乌梢蛇 乌梢蛇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别称乌蛇、乌风蛇等,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蛇,分布范围很广,长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市场畅销、很适宜人工养殖。
3、银环蛇 银环蛇别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但也见有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白天出来晒太阳。
4、赤练蛇 赤链蛇是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越南、俄罗斯的有毒蛇,别称火赤链、红斑蛇、桑根蛇等,为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
在中国分布的为赤链蛇指名亚种,成体全长约1米左右,体背黑褐色与红(红褐)色相间。
5、金环蛇 金环蛇是毒性很强的蛇,别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等,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
和其他环蛇属的蛇一样,动作缓慢,不爱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毒性较其近亲银环蛇弱,但仍然属剧毒蛇,而数量也较银环蛇多。
蛇的品种都有哪些?
我国常见蛇类:一、黑眉锦蛇黑眉锦蛇(拉丁名:Elaphe taeniura)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
黑眉锦蛇别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虽王锦蛇也称菜花蛇,但四川、贵州一带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广蛇等。
二、白条锦蛇白条锦蛇(学名:Elaphe dione),别名枕纹锦蛇、麻蛇。
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
生活力强,耐饥渴。
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
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
三、赤链蛇赤链蛇(学名:Dinodon rufozonatum),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又称火赤链,链蛇属于无毒蛇。
是一种常生活于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的蛇。
赤链蛇为微毒蛇,游蛇科被认为其毒腺为达氏腺(Duvernoy)。
四、银环蛇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动物。
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
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五、五步蛇尖吻蝮(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剧毒。
六、眼镜王蛇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剧毒。
七、原矛头蝮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八、短尾蝮短尾蝮(学名:Gloydius brevicaudus)又称草上飞、地扁蛇,剧毒,多栖息于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以及主要栖息于坟堆草丛及其附近,有剧毒。
以上内容参考:-赤链蛇以上内容参考:-银环蛇以上内容参考:-尖吻蝮以上内容参考:-眼镜王蛇以上内容参考:-原矛头蝮以上内容参考:-短尾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