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妻子(张学良的妻子有几位)
张学良多大年纪去世的?
张学良101岁逝世的。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
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
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的囚禁生活:张学良与杨虎城在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
1941年5月张学良转囚贵阳市麒麟洞。
由于和市区距离很近,不久很多贵州人都知道张学良关在麒麟洞,于是在1942年2月把张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囚禁。
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
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
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白公馆。
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
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1957年10月移至高雄市西子湾。
1961年秋移居台北市北投居所。
张学良在台湾三地都过着软禁生活。
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生三子一女,后有情妇“赵四小姐”。
他后期信奉基督教,这是他早年读教会学校的早期信仰,1964年受洗。
依照一夫一妻规则,蒋中正令张与于凤至离婚,和赵四小姐结婚。
张学良活了多少岁
享年101岁(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
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
1919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在校内结识战术教官郭松龄,两人成为忘年之交。
1920年后以炮兵科第一名毕业,初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负责保卫张作霖人身安全,以及奉天维持治安,他将郭松龄一同带至奉军。
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与郭松龄指挥的东路军奉军第三混成旅,张学良任旅长,经过霸县战斗和山海关阻击战,成为了第一次直奉大战当中,奉军惟一取胜的部队。
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率领奉军第三军与姜登选的奉军第二军为东北军入关的主力军,经过张学良部队的猛攻,奉军突破山海关,直捣北平。
直系全面溃败,全军覆没,吴佩孚成为张作霖手下,直系从此走入历史。
奉系由此一战夺取了中央政权,张作霖成为了北洋军阀领导人,奉系军事实力此时达到顶点。
战后,张学良升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
以上内容参考:—张学良。
于凤至和张学良有孩子吗
于凤至和张学良有孩子,婚后连育1女3子,大女儿闾瑛,三子分别是闾珣、闾玗、闾琪。
1937年回国,陪同张学良被软禁。
1940年因病到美国就医,并负责教育子女,其间,曾参与华侨子女的教育活动。
1964年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系。
1990年在美国洛杉矶市逝世。
1897年,于凤至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公主岭市)南岁子乡大泉眼村。
父亲于文斗在距大泉眼村300里的郑家屯(今双辽市),经营粮食生意,富甲一方,成为当地商会会长。
于文斗酷爱其女,培养于凤至不遗余力。
于凤至8岁移居郑家屯入读私塾,13岁考入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结婚背景:于文斗和张作霖是结拜兄弟。
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时,蒙匪经常抢劫郑家屯,商民不堪其扰。
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张作霖受命前往郑家屯剿匪,他的指挥部就设在于文斗的粮栈院内。
张作霖作战经验丰富,蒙匪闻风丧胆,郑家屯很快重回平静。
于文斗见张作霖指挥淡定、运筹帷幄,立生结交之心。
他时常宴请张作霖,或于粮栈内摆酒、品茶,与张作霖长谈。
两人性格相近,互相欣赏,遂换帖结为金兰。
于文斗年长,为兄。
时常出入粮栈的于凤至,文静乖巧,与张作霖见面必行礼问候,张作霖非常喜欢有教养的小凤至,夸她是女秀才。
于是张作霖有了亲上加亲的想法。
以上内容参考:-于凤至。
张学良为什么和于凤至离婚?
张学良、于凤至离婚始末如下:张学良、赵四小姐相识、相知、相爱已经30余年了,但并非法律上的婚姻。
宋美龄在1960年劝赵四小姐让张学良弃佛教信基督教。
弃佛之后,张学良主张一夫一妻,正值此时,于凤至也同意离婚,成就了30年的苦恋。
宋美龄当年与蒋介石结婚时,有一个条件,即要蒋与元配发妻毛福梅先行离婚,作为基督徒的宋美龄不能答应在她之外,蒋介石还有一个女人。
这个问题在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传奇爱情中也同样碰到。
那还是1960年以后,宋美龄劝张学良弃佛教转信基督。
张学良心诚则灵,潜心研读《圣经》,收获见识大异从前。
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他视若过眼烟云。
人生在世,恍若梦境,来去匆匆,转瞬即逝,人类真正的老家在天国。
这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与教友宋美龄时常在教堂相见。
在张学良表示希望能为他举行受洗仪式时,宋美龄坚决反对。
她觉得张学良和于凤至有正式的婚姻关系,如今又与四小姐同居了几十年,这就等于他同时有两位夫人,这种情况不合基督教的教规。
宋美龄提出如果真诚信奉基督,必须解除与于凤至的婚姻关系。
这实在是个两难抉择,于凤至对张学良是有大功的,离婚张学良实在于心不忍;
另一方面他又笃信基督,与赵四小姐几十年相濡以沫,苦甘备尝。
思前想后,张学良左右为难。
身在美国的于凤至知道这一情况后,提笔致信四小姐: 女是妹慧鉴: 时间过得真快,自从1940年我赴美医治乳癌,已经廿余年不曾见面,真是隔海翘首,天各一方! 记得是1928年秋天,在天津《大公报》上看到你父亲赵燧山因你和汉卿到奉天而发表的《启事》,声称与你断绝父女关系。
那时虽然我与你还不相认,但却有耳闻。
你是位聪明果断,知书达理的贤慧女子。
你住进北陵后,潜心学业,在汉卿宣布东北易帜时,你成了他有力的助手。
为了家庭和睦,你深明大义,甚至同意汉卿所提出的苛刻条件:不给你以夫人名义,对外以秘书称谓。
从那时开始,你在你父亲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表现出超人的坚贞和顾全大局的心胸,这都成为我们日后真诚相处的基础与纽带! 你我第一次见面,是1929年的冬天。
我记得,那天沈阳大雪纷飞,我是从汉卿的言语上偶尔流露中得知你已产下一子,这本来是件喜事。
但是我听说你为闾琳的降生而忧虑。
因为你和汉卿并无夫妻名分,由你本人抚养婴儿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你有心把孩子送到天津的姥姥家里,可是你的父亲已经声明与你脱离了关系,你处于困窘的境地。
我在你临产以前,就为你备下了乳粉与乳婴的衣物。
那时我不想到北陵探望,令你难为情。
我思来想去,决定还是亲自到北陵看你。
我冒着鹅毛大雪,带着蒋妈赶到你的住处,见了面我才知道你不仅是位聪明贤慧的妹妹,还是位美丽温柔的女子。
你那时万没有想到我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来“下奶”,当你听我说把孩子抱回大帅府,由我代你抚养时,你感动得嘴唇哆嗦,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你叫一声:“大姐!”就抱住我失声地哭了起来…… 汉卿后来被囚于奉化,你已经由上海转香港。
我非常理解你的处境,你和闾琳暂避香港完全是出于不得已!经我据理力争,宋美龄和蒋介石被迫同意我去奉化陪狱。
嗣后,我随汉卿转辗了许多地方,江西萍乡、安徽黄山、湖南郴州,最后又到了凤凰山。
转眼就是三年,女是妹,我只陪了汉卿3年,可是你却在牢中陪他20多年。
你的意志是一般女人所不能相比的,在我决心到美国治病时,汉卿提出由你来代替我的主张,说真的,当初我心乱如麻。
既想继续陪着他,又担心疾病转重,失去了医治的机会。
按说你当时不来相陪也是有理由的,闾琳尚幼,且在香港生活安逸。
我和你当时面临一个痛苦的选择,要么放弃闾琳,要么放弃汉卿,一个女人的心怎能经受得住如此痛苦的折磨? 后来,你为了汉卿终于放弃了孩子……女是妹,回首逝去的岁月,汉卿对于我的敬重,对我的真情都是难以忘怀的。
其实,在旧中国依汉卿当时的地位,三妻四妾也不足为怪(依先帅为例,他就是一妻五妾)。
可是,汉卿到底是品格高尚的人,他为了尊重我,始终不肯给你以应得的名义……闾瑛和鹏飞带回了汉卿的信,他在信中谈及他在受洗时不能同时有两个妻子。
我听后十分理解,事实上20多年的患难生活,你早已成为了汉卿最真挚的知己和伴侣了,我对你的忠贞表示敬佩!……现在我正式提出:为了尊重你和汉卿多年的患难深情,我同意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系,并且真诚地祝你们知己缔盟,偕老百年! 特此专复 顺祝 钧安 姊:于凤至 于旧金山多树城 1963年10月 张学良捧读此信,热泪盈眶。
于凤至的达观、大度玉成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人间美事。
不久,张、赵二人手牵手进入教堂。
1964年7月4日,虽值盛夏,那天却是少有的清爽。
64岁的张学良身穿崭新的西服、系着浅灰色领带,与身着合体旗袍、佩带水晶项链的52岁的赵四小姐携手走进了台湾北投温泉附近的一座教堂里。
教堂内没有华丽的彩灯,而是点燃了无数支巨大的蜡烛。
年近半百的陈维屏牧师,神情严肃地走到张学良跟前,指着身旁的赵四小姐,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你愿意这个女人做你的妻子吗?”张学良深沉、清晰、肯定地回答:“愿意。
” 陈牧师又转向赵四小姐,指着身旁的张学良,用同样的声调问道:“你愿意让这个男人做你的丈夫吗?”此时的赵四小姐双眼噙满泪水,双唇急速颤动,久久,久久才吐出三个字:“我愿意。
” 至此,相伴30多年,经历、情感难以用语言叙说的一对情人,终于结成了夫妻。
出席婚礼的国民党政界要员张群,艺术界名人张大千和几位外籍朋友,无不为这迟到的婚礼落下了辛酸的眼泪。
17天后,即7月21日,台北各报均刊出一则消息:张学良与赵一荻在台北举行结婚典礼。
40多年来,新闻媒体不知报道了多少次有关张学良的消息,但哪一次也没有这次轰动。
人们抢购,报纸脱销。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联合报》第三版醒目的大标题是: 卅载冷暖岁月 当代冰霜爱情 少帅赵四 正式结婚 红粉知己 白首缔盟 标题下加有两句话: 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
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赵四小姐与张学良从相识、相爱后,30多年来一直以秘书身份陪伴张学良,她与张学良已成为一个整体。
婚礼结束的钟声响了。
张学良和赵一获在好友的携扶下,在众人的簇拥下,缓步走出教堂。
晚霞映照,微风吹拂,有情人终成眷属。
张学良夫人有哪些
张学良夫人,又名章太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是中国著名实业家章太炎的长女,因此也被称为“
章家千金”
。
作为一位女性,张太炎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地位较低。
然而,她并没有被局限在传统的家庭角色中,而是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她是中国第一个女性赛车手,同时也是一位慈善家,致力于帮助妇女和儿童。
此外,张太炎还非常关注教育和文化事业。
她曾经担任过南京“
民国女子大学”
的监事长,帮助这所女子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女子大学之一。
她还创建了“
大同社”
,这是一个致力于传播文化知识和提高妇女地位的团体。
张太炎的政治生涯也非常成功。
她于1949年随着丈夫张学良一起移居台湾,并在当地继续参与政治活动。
她曾经是台湾地区妇女联合会的主席,同时兼任中国妇女联合会的副主席。
在她的领导下,这些组织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中国妇女的权益争取了更多的保障。
综上所述,张学良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女性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在不同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为中国妇女的地位和权益争取了更多的尊重和保障。
她的事迹也为后来的女性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树立了榜样。
张学良的妻子叫什么
1、张学良发妻于凤至于1915年与张学良结婚,九一八后张学良辞职下野,游历诸国,于凤至陪同所生二子一女在英国读书,西安事变后于凤至与赵一荻轮流陪伴幽禁中的张学良,后引乳腺癌赴美治疗,从此就再未见过张学良,1963年,于凤至与张学良协议离婚。
2、第二次婚姻是同谷瑞玉之间,后因二人不和离婚。
3、第三次婚姻是赵一荻,赵庆华之女,1929年同居,1930年赵一荻生张学良四子张闾琳,现为美国航天专家,曾来华代父接受抗日勋章。
赵一荻与张学良在1964年正式结婚,张学良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