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老而不死谓之贼”这句话?
2023-08-05
63 阅读
“老而不死谓之贼”是一句出自《吕氏春秋》的名言,意为年迈不去世反而耗费社会资源、危害社会就被视为是一种贼。
这句话不是贬低年龄较长的人,而是指的那些过分依赖社会支持、不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占用社会资源的人。
这些年迈的人,如果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固定的收入或者社会福利支持,他们就需要依靠国家或社会来生存。
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为社会做出过何贡献,只是消耗社会资源而没有及时去世,那么社会就会认为他们像贼一样在占用社会的资源。
此外,在传统社会中,“老而不死谓之贼”的含义还可能涉及民间的文化信仰和宗教道德。
例如,道家心语“不死而为长生,为盗贼之徒”,就是把不自律、不积极、不为社会贡献的人比喻成盗贼。
因此,“老而不死谓之贼”是提醒人们老年生活应该积极健康,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依赖社会支持,成为社会负担。